園仔內大腸街 今已無人灌大腸

T90058002014051217351201  

「大腸街」已經無法看到過去婦人在家門口灌大腸的街景,僅留下大腸街的名稱讓耆老回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
 在北區長北街靠近民德國中一帶有間「鎮山城隍廟」,順著廟旁的小徑可通往一條鮮有人知的「大腸街」。這條街在民國三○年代約住有二十戶,因其中十戶從事灌大腸行業而得名。如今街內已無灌大腸的住戶,徒留回憶。


耆老回憶,日據時期城隍廟後方有一片土地供民眾種菜、種花,因此老一輩的台南人都統稱為「園仔內」。
早年民眾大多以產業作為聚落巷弄名稱,例如現在的自強街一帶是耆老口中的「打鐵仔街」,也常聽到老人家說「打銀仔街」、「竹仔街」、「米街」等,園仔內深處就有一條與灌大腸產業有關的「大腸街」。

根據長德里長李茂德的田野調查,園仔內在台灣光復後,被一位蔡姓耆老盤下,因當時蔡男喜歡鬥雞,他把原本耕種的菜園改為鬥雞飼養場,也常邀朋友一起觀賞鬥雞。久而久之,每逢週日的「相打雞仔」盛會漸漸傳開來,因為人潮變多,吸引許多小攤販到此地做生意。

民國三十六年間,鬥雞場遭警方取締,好賭的鬥雞客轉移陣地,同時也帶走園仔內的錢潮。住戶為了生計,從外地批購大腸來賣,後來有一位業者從中學會製作大腸的技術,並教導附近的婦女灌製大腸,賺取較高的利潤。

園仔內的小巷在全盛時期有十戶從事灌大腸行業,因此得到大腸街的稱號,當時甚至有水仙宮市場的攤商慕名來批購。但過去婦女在家門前灌大腸的街景,隨著這項產業沒落而消失,如今最後一戶灌大腸的業者也搬離,僅留下大腸街的稱號讓耆老回憶。
 
2014/05/12 20:24

灌大腸50年 陳林喜代憂手藝失傳

 

JAN000002014051220264434  

陳林喜代說,早年在大腸街灌大腸時,最多一天可賣出一百多台斤的大腸,當時雖然辛苦,卻留下很多回憶。 (記者王捷攝)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
靠灌大腸養家的陳林喜代今年已七十三歲,現在她雖然還灌大腸販售,卻搬離了大腸街。她從二十幾歲就開始學灌大腸,至今約五十年,因為手工灌大腸費工,又會渾身沾髒水,很難找到學徒,她擔心手工灌大腸失傳,所以將艱辛的絕活傳給了兒子。


陳林喜代說,以前住在大腸街的婦女幾乎都會灌大腸,她二十幾歲時就跟著鄰居學灌大腸的技術,她還記得當時差不多凌晨兩、三點就要起床,跟著母親去買豬腸回來洗,生意好的時候,甚至賣出一百多台斤的大腸。

為了把豬腸內的穢物洗出來,要把豬腸跟粗鹽、麵粉一起和在水裡,搓揉一段時間,陳林喜代的雙手因為長期浸泡在水裡,導致手掌變形、皮膚老化,且常常沾得滿身髒水,冬天更是辛苦,但是為了養家糊口,她只好咬緊牙根苦撐下去。

後來陳林喜代也開始賣大腸,當時因為沒錢買攤車,她推著嬰兒車載著大腸到水仙宮菜市場販售。她回憶,年輕不知道怎麼做生意,她推著滿車的大腸很害羞,只敢躲在巷子裡賣,很多顧客要打聽很久才知道她在賣大腸。

約十五年前陳林喜代搬到北安路後,就沒再去大腸街灌大腸了。一開始她還會在大腸街的住處洗豬腸,但為了方便販售,全程都在北安路製作。她說,現在事業都交給了兒子,但她還是擔心手工灌大腸這項傳統產業,將來會因為沒人願意做而逐漸消失。
 
2014/05/12 18:16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