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安路、保安路口(現已搬至保安路),南廠天池壇旁有間在地老店「順天小吃」(大菜市米糕城),之前換新招牌時只寫上肉燥飯、燒肉飯,而沒有店名,其實許多老台南人做生意時,注重的是口碑而非店名,反正知道它在哪的人就會來吃了!
位在開元路上的台南紅燒浮水花枝羹,每到吃飯時間總是滿滿的人潮,光是他們家的招牌就有三個,很難不注意到它!究竟是什麼樣的羹麵如此吸引人呢?快進來瞧瞧吧~
位在府前路頭近東門陸橋的阿和肉燥飯,一般旅遊雜誌較少介紹,但卻是許多在地人的口袋名單,從早上到過午的營業時間,人潮一直不斷。
富盛號與阿全碗粿,都是著名的黑碗粿,這家位於友愛市場內的阿全老店,由第三代的老頭家曾棟全顧攤,已經白髮的他,待人十分客氣。
水仙宮永樂市場,民族路國華街一帶,跟保安路一樣,素來為美食戰場,像燒肉飯、肉臊飯、春捲、碗粿、楊桃湯、米糕、刈包、蚵仔煎、香菇飯湯、土魠魚羹、當歸鴨、牛肉湯、豆花、蚵嗲、古早味鍋燒意麵、砂鍋魚頭、青草茶,另外還有流動攤車,像九層粿、紅豆小屋,這裡面,有許多傳承二、三代的經典小吃,也有近年來才開業的新店家,大家一起將這塊區域撐起,這裡的替換率較保安路低,這幾年看到的一家是土魠魚羹旁,換了幾手,從大腸...
保安路除了特色台南小吃外,也有一些賣給在地人吃的食攤,像這家位在保安路與國華街口的阿桂,賣的就是乾麵、炒飯。
米糕可是說是平價卻美味的國民美食、小吃。民國82年,海安路拓寬進行地下街工程時,有部分餐飲料店此許需要拆遷,有的搬到新沙卡里巴,有的則搬到保安路,而「木西米糕店」即是當時搬到保安路上的其中一間店。
你想到老宅潮店,體驗台南傳統與新潮的Fusion時尚美學嗎? 你知道除了虱目魚、意麵外,還有那99道是必嚐的美味小吃? 你想穿越潮間帶,前進台江國家公園秘境探險嗎?
創立於1965年的周氏蝦捲,創辦人周進根先生原本是辦外燴的總舖師,然後在閒暇時於台南安平港運河附近擺攤賣擔仔麵,當時的蝦捲僅是其中一道小菜,後來是因將原本的蝦捲加以改良,然後才逐漸在安平地區賣出口碑,便改以販賣蝦捲為主了,後來也以自己的姓為名,註冊了周氏蝦捲的招牌。
府前路、北門路、民權路、大同路交會的東門圓環還沒拆除改建前,周圍圍了一圈攤販,熱鬧非凡,後來民國57年拆除後,攤販便四散,如今多聚集在東門陸橋下附近,仍以圓環頂為名,像圓環頂陽春麵、圓環頂菜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