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店最早是開在成功路上較靠西門路的巷口附近,現在的阿娥姐是第二代,開業有30多年,以前也沒掛扛棒,後來才有做個小招牌,寫阿娥,不久前又做了個黑底白色的扛棒。
在台南大街小巷常可以看到掛著汕頭意麵的招牌,開山始祖即是這間汕頭麵店第一代創辦人劉木城民國38年來台後遭逢大陸淪陷,只好先寄居在西門路的三山國王廟的潮汕會館,最先也跟許多潮汕同鄉一樣,做起賣豆花、豆漿的生意,現北安街的無名豆花創辦人陳吉城、成功路蔡豆花及國華街修安豆花的創辦人洪鴻波、現已關店的成功路海安路口的雙囍豆花創辦人張登祥,也是那時候來台的汕頭同鄉。
這間位於大菜市的也是意麵老店,攤位簡陋,但生意超級好的,不管是觀光客或在地人,都會來吃,吃完,就吃江水號。第一代老闆葉蟹(或稱葉蟳)原在日本時代原先是開武術館的,後因門徒眾多,食指浩繁便開始供餐,久而久之便演變成「飯桌仔」。到第二代兒子葉壬癸於大正14年(1925年)加入做生意。
這間麵攤也是在地人才知的內行味,開了超過30年,位在鴨母寮市場內,入口處建議從公園路的全聯底下樓梯旁走進去,直走到底,是一家府城庄腳燻滷味,右轉直走走過菜市場,就會到一個小空間,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