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牛墟
據清朝郁永河之「裨海紀遊」記述,當時新竹,桃園一帶,多野生水牛,成群結隊,當地的原住民,將牠們抓捕馴服後,賣給漢人使用。這大概是台灣最早的耕牛交易。
牛隻為農業社會耕作和運輸的重要工具,清代中葉以後,台灣正值大力開墾階段,耕地越來越大,耕牛的需求量自然也越多。專門買賣耕牛的市場、叫做「牛墟」,專門做這種買賣的人,人們都叫他們「牛販仔」。 當牛販並不簡單,須對牛有所了解;如知道牛的年齡,是否生病,如何醫治等。此外牛販在以前交通不便的年代,來往須靠兩條腿走路,且由於市場區中的需求不大,固定的市場不足以支持其存在(中地理論),故牛販須遊走於幾個固定墟市之間。
在以前台灣較熱鬧的鄉鎮大多有牛墟的存在,附近的牛墟彼此錯開墟市日期,以便牛販和農民趕墟。台灣牛墟之分布,大都在嘉南平原一帶,日據昭和六年,全台共有八十四處牛墟,較有名氣的如岡山、鳳山、善化、大目絳(新化)、鹽水、北港、斗六、屏東等。
光復以後,台灣逐漸進入工商社會機械化的耕耘機,運貨的鐵牛車,逐漸取代耕牛。牛的社會價值已大不如前,牛墟與牛販的重要性,也相對的減弱。牛販少了,牛墟也少了,僅存的幾個牛墟只剩北港、善化、鹽水三處。其墟市日期分別是(國曆)的二、五、八三天在善化。三、六、九三天在北港。一、四、七三天在鹽水,逢十則休市。
在以前牛販大多在開市前一天就將牛趕至”牛隻旅社”請牛墟管理委員會代為寄放和飼養,以便在牛墟日清晨就近交易(牛隻交易在清晨5-7時,但墟市營業至中午)。且會在開市之前替牛隻梳妝打扮—塗上”白堊土”,以求得較好售價。牛隻交易有四個測驗步驟:摸壽、試步、考車、試犁。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牛墟中的耕牛交易已非常少,目前大多為肉牛或老弱的乳牛。
“牛墟”是一種以牛隻為買賣的主體的交易中心,後來演變為農業社會裡居民趕集交易中心。牛墟裏面,除了牛隻以外,也賣些和牛有關的佩件,如牛鈴、牛軛、鞭子等及各種農具,也有許多小吃攤,此外也有賣衣服(多為廉價品)、鞋子、魚網、釣線的,賣茶的,甚至賣膏藥,賣刀磨刀的,南北貨、農特產、古董、花藝—,這些生意的對象自然是牛墟裏的人,因此,他們也會跟牛販一般的趕集,現在的牛墟幾乎已經看不到買賣牛隻的活動了(可能只有善化墟有牛隻買賣,但數量很少),牛墟已轉型成一個熱鬧的傳統市集。逛牛墟也成為鄉下老人家打發時間,聯絡感情的方式之一。
『善化牛墟』,設立於1870年,善化牛墟曾歷經三次的遷移。第一次由於政府開發用地,迫使原位於善化圖書館後的牛墟遷移至今善化鎮福利中心附近,後來因為市鎮的快速發展,土地利用越來越密集,在不符合利益下歷經兩次遷移至現今的位置(位於善化國小北側,進入什乃的道路旁邊)。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