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書.老房子.好咖啡 拜訪台南的昨日世界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朱家瑩/報導、攝影】
|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十九世紀末的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活。他生長於千年古都維也納,在那個見慣了滄桑的都市裡,時間用緩慢而穩定的速度流動著,一切都顯得那麼從容,美好的事物也彷彿將永久保留。
相較於台北人的那種唯恐落於人後的拚命競逐,台南人一定更能體會茨威格所形容的這份怡然自得。在這個同樣也見證過繁華起落的城市裡,人們遵循的是更為恆久的價值觀,也因此,在別人忙著標新立異的時候,台南有一群人執意要從老房子裡,找回做為一個人最平凡適意的感動。
當你厭倦了比較,厭倦了競逐,何妨擺脫一切的紛擾,回到那個單純而美好的年代,回到古都的懷抱。
保安路謝宅
|
在無名小站的「老房子事務所」裡面,稱謝宅是民宅,非民宿。既然強調是民宅,那麼像我這樣一個陌生人,老遠跑去過夜,會不會顯得有點突兀?而且在電話中,它的主人堅持不肯透露地址,只叫我到保安路附近再打電話,更讓我在心中增添了不少問號。
然而所有的問號,在走進位於巷弄裡的謝宅3,見到綽號「小五」的謝文侃之後,一一解開。
34歲的謝文侃,穿著一件大紅T恤和鬆垮的牛仔褲,十足的年輕「海歸派」作風,一點都看不出這樣潮味十足的外表下,竟有著如此依戀傳統的老靈魂。小五 五年前從澳洲求學歸來,眼看著台南的老東西不斷在消失,於是決定先從自己家的老房子開始,一點一滴地把台南人的記憶保留下來,也把這份記憶和有緣人分享。那就是謝宅1(西市場謝宅)的源起。
小五說,取名「謝宅」是因為希望住到這裡的人不要把它當旅館,不要只是過夜,而是把它當做民宅,想像自己應邀到一個台南友人的家裡作客般,好好地體驗在地人的生活與文化。不在網站上公布地址,也是為了要保有做為民宅的私密性,不希望有不相干的遊客,一天到晚按圖索驥來探路。
西市場的謝宅1是小五從小生長的家,從兩年前低調推出後就廣受好評,只靠著口耳相傳和網友推薦,常常一夜難求。保安路的謝宅3,則是小五叔叔的舊宅。小時候他常常到叔叔家玩,在這幢三層洋房裡留下不少回憶,因此當他聽說叔叔打算賣房子的時候,就毅然決定把它接下來,打造成謝宅系列的第三號作品。
|
看起來屋齡至少四十年的保安路謝宅,不論裡外都保存得相當好。客廳裡歷經歲月洗禮的磨石子地板,讓人想起小時候的夏天,赤腳踩在上面的冰涼感覺;牆面上嵌入式的壁櫃,則是五Ο年代客廳的標準配備,簡單大方又不占地方;還有檜木框的十字紋玻璃窗、彎木皮面沙發、鐘擺報時壁鐘,每一樣都和這老房子一起,見證過謝家人重要的時刻。幾十年過去了,時間在這裡彷彿不存在似的,如果不是從窗格照進來的陽光在地上一吋吋移動,幾乎感覺不到光陰的流逝。
不知道為什麼,進到這樣的房子裡,讓人格外安心,即使明知道那是別人的家,待在裡面並不會有什麼陌生感。或許是因為這些老家具、老電器,都是記憶中熟悉的東西。那個時代的東西式樣雖不多,但安全可靠,經久耐用,即使用了幾十年,操作起來一樣順手。
在台南人的觀念裡,真正的好東西就應該像這樣,不必耍什麼花樣,但可以歷久彌新。因為有這樣的觀念,老房子裡能夠留下來的,每一樣都是經典。客廳裡唯一比較新潮的是一部播放音樂的iPod,我想這部iPod如果能有自己的想法,它應該會覺得很光榮。
或許有人要問,保安路謝宅是謝宅3,那麼謝宅2呢?謝宅2是小五的外婆家,因為整修的難度比較高,所以進度反而落後了。「老房子的空間活化是一項跟時間賽跑的工作。」小五說,「為了整修外婆的家,光是收木材就收了快三年。」那麼,外婆家做完應該就沒了吧?「我希望做到謝宅5。」老靈魂配上年輕人的活力和幹勁,果真一發不可收拾,原來謝家還有那麼多房子,小五加油!
|
|
謝宅.老房子事務所:http://www.wretch.cc/blog/ohworkshop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