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583期:Burberry、Coach、Tommy Hilfiger 、Under Armour、維多利亞的祕密…… 它們都用台南布 連續四年舉辦服裝時尚秀 台灣城市創舉
台南布很有名嗎?從Burberry、Coach,到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連新崛起的運動時尚品牌露露檸檬和UA,都是台南布的忠實客戶。 是誰撐起這個不為人知的「布料帝國」?
想到台南,第一直覺是小吃美食、文學、古都,還有那慢台北半拍的步調。就連台南出生的詩人葉石濤都這樣說,「台南是一個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這樣的城市,竟然連續四年辦服裝時尚秀,十一月七日「二○一六台南潮流時尚秀」在安平碼頭登場,本土設計師結合當地布料廠商辦時尚秀,這是台灣城市的創舉。
問題是,台南的布料很有名嗎?很多人以為台南人只會煮虱目魚粥,卻不知道台南人拿虱目魚鱗做成布料到法國巴黎走秀,還拿到了二○一五年巴黎國際發明展銅牌獎;台南不產羊毛、棉花,但台南的羊毛布廠,卻連續三年在全球最大的德國慕尼黑運動用品展(ISPO Munich),拿下趨勢布料大獎。
更重要的是,這些台南布料不只是拿獎,還開發了全球最頂尖的客戶──從耳熟能詳的露露檸檬(Lululemon)、UA(Under Armour),到Burberry、Coach、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 、Zara母集團印地紡(Inditex)的高檔品牌Massimo Dutti,甚至連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和國際知名的戶外用品如始祖鳥(Arc’teryx)都用台南布。原來,台南是世界的布料王國。這故事要先從一個神祕家族說起。
環球水泥董事長侯博義說,台南織布的歷史,從他祖父侯雨利的新復興布行開工廠織布,正式開啟了台南織布產業。
台南幫開啟的紡織大業
新復興布行不僅織布,還往上游投資台南紡織。培養的子弟兵開枝散葉,昔日學徒翁川配創立佳和集團,又陸續衍生出宏遠興業、得力實業、強盛染整等公司。侯家的姻親又創立了東洋針織,衍生出歐洲之外,全球第二大的刺繡聚落。這些布廠、布商,不僅在台南市民權路開了一條長達兩百多公尺的布街,還揮軍北上迪化街開店。一九六○年代,在迪化街蓋起了第一棟現代化大廈。由新復興蓋起的六層樓的大樓,代表台南幫插旗台北,與山東幫、上海幫形成台灣紡織業的三大勢力。但一九八○年代台幣升值、高勞力產業外移,接著台灣轉往電子、半導體領域發展,紡織業開始沒落,台南布慢慢被人們遺忘。非在地人的台南市觀光旅遊局長王時思說,她到了台南,才知道台南布廠到今天還很有實力,也才知道Burberry、Coach的布是台南製造。台南布能歷久彌新,是因為台南的紡織企業面對時空、環境與條件的變化,仍堅持不懈接軌國際,打造出今天的布料王國。
賣一塊有想法的布
和明紡織:讓虱目魚麟在巴黎登台
台南市大聖路,一條以齊天大聖廟命名的馬路,藏著世界最頂級格子布料廠。一九七三年,和明紡織第一代陳文進創業,專織格子布逾四十年,打進了世界一流品牌的供應鏈之中。和明第二代、執行副總李桂林,穿著用虱目魚鱗抽取膠原蛋白做成的衣服,她說,「台南布廠為何能繼續在國際上發光發亮,就是我們從傳統加工,轉型成智識價值。不只是代工,而是替客戶設計產品、詮釋布料,進一步變成教客戶如何使用布料做衣服。」
簡單地說,台南布廠已經不用價格高低來賣布,而是賣有想法、故事的布料,含虱目魚膠原蛋白的布,就是展示出和明運用在地元素,與天然素材結合,化為一塊布料並做成衣服。用虱目魚鱗做布很難,一邊是從虱目魚鱗片取得膠原蛋白、一邊從樹木提取木質纖維素,接著把這兩種原料加工到奈米級等級,才能將雙方結合成含有魚鱗膠原蛋白的纖維,接著經過紡紗、染色、織布,最少四道以上複雜的加工程序,才能變成了含有膠原蛋白的衣料。
為什麼選用虱目魚?李桂林說,其一是台南虱目魚的魚鱗,原本是被丟棄的廢物,卻是台南在地的文化,其二是魚鱗膠原蛋白含量雖然不如豬皮,但符合穆斯林的清真認證,是國際通行可用的產品。
這不是一步登天,是不斷堅持才能更上層樓。和明工務協理莊清煉說,和明創立第一個十年,買日本織布機織布,當時還沒自己的染整,只能傳統方式織布,以內銷為主。第二個十年,升級買歐洲、日本先進織布機、自己投入染整廠,開始轉外銷市場。第三個十年進入蛻變期,做國際ISO認證、投入研發,做多樣小量生產,並建立染色自動化生產線,打進國際品牌市場。接著是這十年,做環保認證,成立和明紡織研發中心,走到ODM幫國際品牌設計、研發。
逾四十年,有些同業上市櫃,有些同業往上游發展,但和明堅持專織以天然纖維(毛、棉、木材纖維、亞麻 )為核心的格子布,一萬四千多個日子始終堅持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織布,織出全球最頂尖的格子布。
延伸閱讀》[台南 和明織品文化館] 原來七股不只可以擁抱大自然 還能給你一個驕傲的MIT
獲露露檸檸檬、UA青睞
佳和實業:運動時尚逆轉毛紡慘業
再往台南官田走,不產棉花、羊毛的台灣,卻能夠將羊毛、棉花布料賣給世界一流的瑜珈、運動衣品牌。佳和實業集團第三代接班人、執行副總翁偉翔上身穿UA的衣服、露露檸檬的褲子,談以羊毛、棉花為主的布廠如何打破成規、扭轉命運。一九八七年,佳和一口氣投資三十億台幣,更新紡織設備,震撼台灣產業界,因同時期裕隆集團投資飛羚,總金額也不過二十多億台幣。紡織廠投資勝過汽車廠,打造了世界最大的綿、羊毛紡紗、染整、織布一貫化的工廠,格子布產量高居世界第一。但物換星移,中國全力發展棉紡,光是山東魏橋一家公司棉紡總產量比日本、台灣與韓國加起來還要多,量比不過中國,低價市場被中國攻佔,昔日的世界第一成昨日黃花。
其二是命運弄人,這十多年來,機能紡織在全球躍起,耐吉、愛迪達、露露檸檬、UA大量使用機能布料,而機能布料的主要材質是化學纖維,偏偏佳和主要是以棉花與羊毛等天然纖維做布料,跟機能布發展大相逕庭,等於被打入冷宮,爹不疼、娘不愛。特別是二○○○年之後,同業轉往運動盤(運動品牌機能布料)發展,就連佳和幹部創立的宏遠興業、得力實業等,也都轉往了機能布料,佳和卻往市場成長潛力小的家飾、汽車領域走。為什麼不走機能性紡織?原因很簡單。佳和有全球最大的一貫化專紡天然纖維的布料廠,這種產品當時無法做機能布料,優勢反成為轉型包袱。南轅北轍的結果出來了,台灣機能布料稱霸全球,儒鴻企業更寫下紡織股王傳奇;但毛紡成了慘業,總量只剩當年的十分之一,佳和營業額不停往下掉。想改變命運,只能打破限制,翁偉翔不再墨守成規,開始努力嘗試把天然棉花、羊毛也變成機能布料。翁偉翔拿著一塊布料說,外面防水裡面吸濕排汗,更重要的是外面層是化纖裡面是棉花,具備天然纖維柔軟觸感卻有機能性,而且可以按照客戶需求量身訂做。他說,「這樣的布料是走複雜與多層次加工,很難。
光以染色來講,化纖染色只要四到六小時,天然的棉花或羊毛要八小時以上,不同材料有不同特性,從染色到織布的製程,都要跟著調整改變,還要配合客戶需要的數量來生產。」以往講經濟規模的世界最大工廠換了腦袋,變成少量多樣化。更難的是:怎麼把產品推到世界各國?翁偉翔名為接班人,實際上是空中飛人,一年有近一半的時間在飛行,參展、拜訪客戶、找原料,還連續三年在慕尼黑運動用品展的趨勢布選秀中拿到趨勢布大獎。
二○○六年開始鴨子划水,走了九年了,佳和用天然纖維做出機能布料,慢慢開花結果,知名瑜珈服、運動品牌到戶外品牌,慢慢使用起天然材料,採用機能性、卻是棉花或羊毛材質的布料。總算見到了曙光,「佳和必須撐住,不然台灣就沒有毛紡了,」翁偉翔不僅要撐住祖父翁川配留下的家業,也要為台灣僅剩的毛紡布料一貫廠,留一口氣。
為維多利亞的祕密打造性感
嘉方實業:古都刺繡迷倒眾生
古都台南竟然有時尚浪漫的產業,維多利亞的祕密、華歌爾內衣上的繡花來自台南。台南刺繡的客戶,來自彰化員林,台灣本土內衣品牌曼黛瑪璉二代、行銷企劃總監黃雅芬說,「台南除了布料之外,也是刺繡布料的聚落,幾乎所有的刺繡都來自於台南。」
為什麼台南人除了用虱目魚、棉花做布料,還懂得做刺繡?這一切又要從侯雨利家族開始說起。侯博義說,「當年就是新復興開始做刺繡的,另一家刺繡大廠東洋針織,則是我的舅公吳丁合開的。」台南刺繡產業有多大?嘉方實業董事長陳勳毅說,「民國七十年代時,台南有兩大刺繡體系,一個是新復興,一個是東洋針織。光是東洋針織新市廠就有近三千個員工,而我的父親就是東洋針織的副總經理。」員工人數之多,可想見當年規模之大,但一九九六年,東洋針織關廠引發激烈勞資糾紛,被稱為台灣勞工運動史上重大事件,但刺繡這個產業今天為何仍能夠在台南屹立不搖?
陳勳毅拿出嘉方歷年的產品目錄,有如走進時光隧道,從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捍衛戰士》貼章,到女性內衣使用的刺繡、蕾絲花邊等產品。這是台南刺繡產品的發展歷程,也是產業升級轉型的見證。
嘉方創業從桌巾、桌墊,接著做到服飾貼物、小臂章貼物,後來又跨足到了新娘禮服的刺繡花邊,再到時裝、內衣產業。這代表由內銷轉外銷,低價轉到高單價。黃雅芬說,每次在內衣相關的國際展覽,都能看到台南刺繡業者跑到國際參展。在地化的刺繡產業,花十多年全力發展國際化。陳勳毅說,嘉方一年在巴黎參加兩次展覽,已經持續二十多年在國外參展數百場的經驗。也慢慢發現,國際市場受區域化特色,改變企業的經營形態,他說,單一顏色的刺繡賣不了全球市場,中國人愛大紅,歐洲人未必喜歡。於是業務團隊按區域來分組,歐洲、美國、日本、亞洲區,針對該區域的客戶,不管設計團隊、打版團隊,都依照區域的模式,只專精地研究這個區域客人喜歡什麼,就去開發什麼。
嘉方還建立了一個特殊的能力,它善用了台南紡織聚落的優勢,利用當地完整的紡紗、染整與織布聚落,建立了堪稱全球最大的紗線色庫,要什麼顏色就有什麼顏色。陳勳毅說,「比品質,台灣不輸給歐洲,歐洲的色庫沒有像台灣這麼多,世界第一的刺繡是瑞士,大概累積了一千種顏色,但嘉方累積到現在已經超過兩千多色。」
布很好,但台灣設計師用不到
這稍微彌補了嘉方、甚至整個台灣的缺點:文化氛圍裡產生的人格特質不同,在德國、法國的設計師畫出來的東西,就是跟台灣不一樣。
陳勳毅感嘆地說,「我們畫的刺繡就像是鄉下小孩,那個美感就是不一樣。」這也凸顯了一個問題,台灣能賣時尚布料,卻沒有自己的時尚產業,產業無法互相互補。
台灣織品服飾設計師協會理事長潘黛麗說,其實台南時尚秀辦了四屆了,但仍存在著「布廠做得太廣,設計師做得太窄」的落差。布廠以外銷為優先,布料做很多賣到世界各地,但台灣設計師卻用不到自己的好布料。因此除了辦秀之外,政府是不是應該思考中長期的策略,怎麼改變這個局面發揮雙方的綜效。
王時思則希望推動剩料市場,布廠外銷剩餘的布料可以提供給本土設計師使用,並推動訂製服市場成為台南當地的特色,用台南好布、好設計師幫台灣以及國際的客人做衣服。
這是一場時尚秀背後的企業轉型升級故事,台南市與設計師更懷著期待,三方都再加把勁跨出合作的第一步,讓時尚秀不再只是一場表演,而是一場跨產業結合推動城市競爭力提升的新變革。(英文版同步上線www.cw.com.tw/english)
Table of Contents
東大門,逆轉全球化的奇蹟
精華簡文
作者:辜樹仁 2014-07-07 天下雜誌546期
不像五分埔,遍地都是「中國製」,韓國成衣卻從設計到製造,完整保留在東大門商圈。 方圓不到三平方公里,這裡沒有財閥,卻有一萬名服裝設計師,每天創造十二億台幣銷售額、養活六十萬員工。 韓國一反全球化跨國產業鏈分工的潮流,創造亞洲「快時尚」的新聖地。
晚上八、九點,首爾街上與地鐵中,簇擁著下班車潮與人潮,辦公大樓的燈火漸暗。此時,東大門服飾商圈,卻燈火通明,人聲更加鼎沸,來自韓國各地與亞洲各國,身上背著大小提袋的「批客」,正如潮水般湧入批發商場一輛輛遊覽車載來的觀光客,也成群結隊走進一整排零售賣場裡。東大門的精采,正要開始。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中,三月下旬剛開幕,由聞名全球的建築設計大師札哈哈蒂操刀的「東大門設計廣場」(DDP),有如來自未來世界的外星太空船,閃爍著奇幻的燈光。
創造就業!一個東大門 養活六十萬人
很難想像,以設計廣場為中心,方圓不到三平方公里的東大門商圈,聚集著三十棟商場,三萬個商家,六十萬從業人員。每天,有三十萬人次造訪東大門,創造十二億台幣業績,年產值四千四百億台幣,比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Uniqlo)全球營收還多,相當於台灣紡織業一年產值。
最難能可貴的,在全球化強調產業鏈跨國分工的大潮流下,當台灣、香港、日本與歐美紡織業,都放棄了勞力密集的成衣製造,只留下品牌及技術密集的紡織中上游布料時,小小的東大門商圈,卻完整保留了從設計、品牌、製造到銷售通路的完整產業鏈。
對於認為不簽FTA,經濟與產業就沒有出路的台灣來說,「東大門模式」正好提供一個省思的機會。雖然韓國政府全力對外簽署FTA,但對產業規劃,不以出口導向為單一目標,也致力發展產業競爭力。以紡織業來說,不只有代工出口,也積極發展成衣品牌與產業聚落,成就亞洲最大的K-Fashion(韓國時尚)。
帶動創新!韓國「快時尚」的矽谷
東大門用完整產業鏈帶來的創新速度,左打中國與東南亞廉價成衣,右打Zara、H&M與優衣庫等跨國時尚品牌,是繼韓劇、K-Pop(韓國流行音樂)之後,席捲亞洲的K-Fashion,最重要的支柱,被稱做「韓國時尚的矽谷」。從台灣、中國沿海到東南亞等西太平洋地區,都成了它的市場,亞洲時尚聖地的稱號,不脛而走。
不論對設計師或買家來說,他們所需要的任何產品、設備和服務,東大門一應俱全。「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站式服務,」東大門服裝商人聯合會會長洪運杓說。整個東大門商圈,以設計廣場為中心。西側是整排觀光客聚集、百貨公司形式的零售商場。東側是聚集二十幾棟賣場的批發區。北側清溪川兩旁,則是四千多家布料與配件商集中的批發商場。再往北,東大門後方山坡上,散布著上千家成衣廠,多半是由夫婦經營,隱身在蜿蜒山路上透天厝中的小型家庭工廠。
他們極為低調,通常只能透過屋裡傳來的縫紉機聲,或是排氣管冒出的熨斗蒸氣,才能找到他們。在最現代的硬體設備背後,卻有傳統的運作模式,「東大門是穿著摩登外衣的傳統市場,」首爾大學成衣紡織系副教授蒙嘉亮形容。因產業鏈完整、集中,分工精細,讓東大門可以其快無比的速度,不斷推出創新設計,成為最大的競爭優勢。
聚落完整!產業一條龍 設計能量強
從事女裝和女鞋設計已十五年的鄭直,每天一早八、九點,就到設計廣場後方U:US批發商場樓上工作室,和打版師傅討論新設計。
接近中午時分,她的助理會前往布料、配件商場採買,下午再將設計圖與樣品送到附近合作的成衣廠生產,晚上七、八點左右,商品就可送貨到批發商場上架。鄭直說,平均一星期就會推出新設計,馬上生產,最快隔天就知道買家反應。「其他地方無法像東大門這麼快,」鄭直說。從事女裝買賣的台灣人Janice,兩年前開始,每月一次到東大門批貨回台灣賣。每回到東大門,她都是從晚上八、九點批發商場開門後,一路戰到凌晨五點左右,才回飯店休息。
「東大門服裝設計質感不輸百貨公司,但更便宜,在台灣利潤不錯,」Janice說,三年多前,利潤可有三到五倍,現在台灣批客多了,競爭較大,掉到兩倍左右。在幾千家商家中,Janice幾乎不會看到兩家以上的店家賣同款式服裝,所以也省得貨比三家,看到喜歡就買,因別無分號。而且,只要兩件,商家就給批,訂了才做,今天下單,兩天取貨。「東大門的創新動能真的很強,」Janice說,「記得第一次到東大門,真的有被震撼到。」
每個批發商後面,平均有兩到三名設計師,整個東大門商圈,有高達一萬名設計師,設計能量強大。「平均一個店家一星期出二十款新設計,最多在架上兩週,」東大門最大零售商場斗山塔(Doota)海外營業部經理金宣求說。Janice觀察,現在人數最多的是大陸批客,約佔六到七成,連代購也有很多大陸人在做。當地商會估計,去年包括批客、觀光客在內,造訪東大門的外國旅客,就有兩百五十萬人次。
如果說,當今全球快速時尚產業,打的是供應鏈的戰爭,那麼由幾萬家傳統小商家組合成的東大門時尚商圈,就是一家和Zara、H&M、Gap、優衣庫平起平坐的時尚品牌,而且是「Super Fast Fashion」。東大門今天的繁榮,是設計師、小商家、商會、大企業與政府間合作的成果。
早在二十世紀初,東大門就形成市集。直到九○年代,都還是個衣服論斤賣的傳統批發市場。
跨界合作!都更策略 改造老舊市場
一九八○到九○年代,先後受到石油危機、成衣製造出走與九七金融危機衝擊而沒落,加上市集老舊不堪,首爾市政府決定進行都市更新。
當時的都更策略,是在不改變東大門傳統運作模式下進行,一方面改建老舊批發商場,另一方面引進現代百貨公司形式的零售商場進駐。今天設計廣場西側數棟零售商場,都是在九○年代晚期、二○○○年代初期陸續開張。不但改變東大門樣貌,也意外地吸收許多金融危機時的年輕失業人口,轉行到東大門創業。在東大門經營服飾批發三十五年的洪運杓回憶,早年同行都是五、六十歲男性,現在大部份是二、三十歲年輕女性。
「以前大部份年輕人都想到大公司工作,或當公務員,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人湧入東大門,因為這裡工作比較自由、多元,」洪運杓說。台灣少數研究東大門的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兼任講師楊維漢表示,李明博任首爾市長時的建設,對東大門的復興,貢獻很大。李明博重開清溪川,改善了東大門周遭環境,吸引人潮回留。他也私下用半強迫方式,要求旅行社將旅行團帶到東大門購物,讓東大門從一個工業物流市集,逐漸轉型為商業觀光商圈。
政府引導!大量培養本土設計師
二○一二年,韓國知識經濟部、首爾市政府合作推動「縫紉聚落創造計劃」,在東大門成立「時尚商業中心」,作為傳承、培養韓國成衣業者企劃設計、打版、縫製能力的平台。除了租金便宜的工作室外,也提供設備出租、技術輔導、商業顧問等各種服務。韓國政府過去十年積極推動文創產業,大量培養本土設計師,則是東大門設計力的來源。
○七年,首爾市政府推出「設計.首爾」計劃,要打造首爾成為國際設計之都,東大門設計廣場就是在這計劃下誕生,而首爾也如願成為二○一○「世界設計之都」,是第一個入選的亞洲城市。
去年開始,韓國文化部和時尚設計師公會合作,每週末在東大門舉辦時裝走秀展覽活動,提供年輕設計師舞台,協助他們增加在消費大眾前曝光的機會。東大門地標之一,最大零售商場斗山塔,則是大企業培養年輕設計師的例子。金宣求表示,整棟賣場主打設計師獨立品牌,九九年開幕至今,每年和電視台合作舉辦服裝設計大賽,提供前三名一年免費櫃位。
最近三年,斗山塔透過到中國等海外投資設點,協助設計師打開外銷市場,目前一年外銷金額約三千萬台幣。「我們要和設計師創造雙贏,」金宣求強調。洪運杓說,韓國不少有名的服裝設計師都出身東大門,「就像當青蛙還是蝌蚪時,會聚集在一起,長大後就離開各自發展。」二○○○年後,東大門的復興不僅超越了數十年前的繁榮,更帶動了近十年韓國成衣業發展,將影響力擴散到亞洲鄰國。
螞蟻雄兵!保留自主性 不怕全球化
東大門傳奇正好是台灣紡織業的對比。
楊維漢感嘆地說,在全球化浪潮下,台灣在○二年加入WTO,大幅對外開放後,就已放棄勞力密集的成衣製造,只保留技術密集的中上游布料。但走到今天,不僅受制於跨國服裝品牌對供應鏈的強力掌控,也受到中國等後進國紡織業崛起的壓力。
反觀韓國東大門,整個產業鏈完整保留,讓本土業者有充分自主性。不僅如此,韓國紡織業公會預估,受惠FTA,韓國有望在數年後,從全球第七大紡織成衣出口國,進步到第四大。
楊維漢強調,紡織成衣不僅是時尚,也創造大量工作機會,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工業,「當整個供應鏈、產業聚落,不斷快速創新,就不會怕仿冒和廉價進口服飾。」凌晨五點,天色漸明,東大門批發商場門口,擠滿廝殺一夜的批發客。他們或坐或站,有的吞雲吐霧,有的拿手機聯繫。馬路邊堆滿裝滿服飾的大提袋,準備運往韓國和亞洲各地。商場燈火漸暗。
另一邊,布料配件批發商場、成衣廠工作人員與設計師們,正準備開始新的一天。東大門六十萬從業人員,就像螞蟻雄兵一樣,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工作,用源源不絕的創意設計與速度,迎戰全球化,也寫下韓國時尚席捲亞洲的傳奇一頁。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