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感光台南-全台首座 光之廟宇週五揭幕
記者黃微芬/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合作全台首座「光之廟宇」風神廟,十三日晚正式揭幕,將與赤嵌樓、林百貨店夜照串連成為台南三大「夜光寶盒」,增添台南夜晚迷人的風情,也為旅人添新去處。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近年來市府嘗試將文化景點的美延伸到晚上,吸引更多旅人駐足,此次運用光點亮風神廟,改造光環境,結果讓人驚艷,打破廟宇競相「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的刻板印象,關掉不必要強光之後,更能凸顯寺廟莊嚴神聖的氣氛,讓大家重溫三百年前清朝時期的台灣大門的風采,值得其他廟宇觀摩學習。
此次協助台南市政府用光打造城市新美學,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期待,藉此「光之廟宇」的示範,能為台南鄉親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風神廟管委員總幹事謝明峯也樂見,在大師的光環境設計下,讓風神廟愈夜愈美麗,成為城市新亮點。
2013/09/11 19:21
文廟樂局赴陸古樂交流
記者黃微芬∕台南報導
台南市文廟樂局以成書院成立百餘年來首度出國以樂會友,明天(十三日)將啟程前往大陸北京參加「第四屆智化寺音樂文化節」,與大陸多個樂團進行古樂交流;以成書院理事長石榮峰表示,此次能把台南文廟傳承百年的雅音十三音推出去,對以成書院意義重大。
他說,這次文廟樂局赴北京交流,緣於今年五月間智化寺北京文博交流館館長薛儉到台南孔廟參訪,驚見以成書院仍保有古樂所用的工尺譜,至今猶傳承已有上百年歷史的雅樂十三音,與智化寺京音樂都是古樂,覺得十分可貴,於是邀請以成書院前往參加當地舉辦的音樂節,進行古樂交流。
他說,智化寺京音樂是明清時期流傳在北京地區的民間笙管樂,最早源於明代宮庭,由僧人傳承於智化寺,集宮庭、佛教和民間音樂於一體,被譽為是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文革時期曾遭破壞,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才又重新整理、恢復起來;在他聽來,與雅樂十三音確有幾分韻味相似,能藉此機會互相觀摩,古樂交流,是很有意義的文化交流活動。
2013/09/11 18:32
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白色恐怖文物健檢
記者黃微芬∕台南報導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十一日在國立台灣文學館辦理「文物健康檢查-我與白色恐怖」活動,現場有四十多位政治受難者與家屬帶來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判決書、獄中家書等珍貴文物,經現場專業團隊逐一檢視登錄、數位化後,將給予博物館級的保存維護措施,以延續文物的生命,見證歷史。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民國一百十二月十日掛牌成立,鑒於白色恐怖時期相關歷史文件與文物保存的重要性與急迫性,成立以來便積極進行白色恐怖歷史還原工作,展開政治受難者及家屬口述歷史記錄,去年十二月已集結出版《秋蟬的悲鳴》一書。
今年進一步舉辦白色恐怖文物健康檢查活動,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文物健檢的意義,不亞於口述歷史紀錄工作的重要性,前者是為傳承無形記憶;而文物的保存與修復則是希望能將無形的記憶,透過具體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來,其後再透過展示與展覽,做人權教育推廣工作,讓歷史錯誤不再重蹈覆轍。
2013/09/11 19:46
獨一無二 風神廟雷神踩噴射引擎
風神廟雷神腳踩「噴射引擎」,造型特殊。(記者趙傳安攝) |
記者黃微芬/南市報導
三級古蹟風神廟成為全台首座「光之廟宇」,為當地古老「烏龜穴」傳說再添新話題,廟內供奉的雷神不以翅膀造型出現,改踩「噴射引擎」也堪稱一絕。
府城地理傳說自古以來有「蔣公子敗地理」的說法,但敗地理的不光「蔣公子」,風神廟的建廟由來也與巡道鄂善敗「烏龜穴」有關。
風神廟總幹事謝明峯表示,該廟的由來,官方的說法是乾隆初期,府城的海岸線已西延至南河港安瀾橋附近的「鎮渡頭」一帶,因此清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巡道鄂善倡建接官亭,並建風神廟,以利往來官吏渡海的安平,此後凡是接詔或大陸官員到任、離職回鄉的迎送都在此進行,不過民間另有說法。
他說,相傳接官亭、風神廟一帶是府城的「烏龜穴」,朝延擔心地方會出人才,因而蓋廟來敗地理,但後來發現烏龜的頭仍會探出來喝水,所以蔣元樞才會在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年)重修擴建時,在廟前建接官亭石坊,並在石坊兩邊建鐘鼓樓,以鎖住烏龜的前足,使其動彈不得。
他說,這件事雖是民間傳說,不見正史,但在接官亭石坊對聯上卻刻有「千年鎖鑰」幾個字,似乎是呼應「烏龜穴」的說法;此外,風神廟鐘鼓樓最初的位置是一前一後,也符合動物爬行時的姿勢,可惜後來市府整修時,將鐘鼓樓的位置挪為前後一致,希望以後整修時能再改回來,更符合這段地理傳說。
風神廟是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府城七寺八廟之一,職掌風、雨、雷、電、雲等「上五行」的大自然力量,配祀神明中少不了雷公及電母,不過謝明峯表示,該廟的雷神是屬於自然的神,不是一般奉祀的電公是封神榜裡的雷震子,不須藉翅膀就有飛行神力,就像腳踩「噴射引擎」一樣,是造型上與其他雷公神最大的不同之處,至於電母則是三寸金蓮也頗為特殊。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