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臉譜大師李立中 淪低收戶 盼成立國劇臉譜資料館
記者鄭佳佳/台南報導
在京劇臉譜界享盛名的李立中,為了傳承文化散盡家產,淪為一款低收入戶、輕度肢障,每月靠一萬七千多元社福補助維生。考慮到他行動不便,照管中心安排居家服務紓困。
在台南,提到臉譜製作,應該就想得到李立中。現年八十七歲的他,經濟一直都不寬裕,加上年紀漸長身體退化,八十五年間入住永康仁愛之家接受照顧。後因忘不了臉譜製作而離開機構,寧願在中西區租房,繼續他臉譜造冊之路。
社會局表示,他一○一年核列低收一款,去年因文化局申報其領有講師車馬費而改列二款,每月領一三一○○元。今年則恢復一款,每月可領得津貼一七四四四元。
長久以來,李立中低收入戶所獲補助幾乎全花費在書籍的編撰和印刷上,生活克勤克儉,縮衣節食。不過去年一場意外導致李立中下肢蜂窩性組織炎,雙膝以下易滲血及疼痛,加上年齡漸長,無法獨自生活,連吃都成問題。經鄰居協助,轉介至照顧服務中心,由居服員介入協助代購日常生活用品及協助處理他文書辦理相關社會福利,讓他得以無後顧之憂專心於臉譜造冊。
李立中個性低調不願鋪張,但他強調,自己領政府的低收津貼,製作臉譜並造冊贈送,這就是自己回饋社會的方式。
2014/06/17 16:37
李立中盼成立國劇臉譜資料館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未來希望成立國劇臉譜傳承資料館,發揚國粹。從事國劇臉譜研究多年的李立中,可說是國劇臉譜達人,更有多本有關國劇臉譜的著作,李立中說,希望發揚國粹,讓國劇重新受人歡迎。
曾在台大視廳教育中心工作的李立中,認為國劇快沒落,若沒人研究恐將失傳,因此開始研究國劇臉譜,甚至還有人建議他送金氏世界紀錄,不過卻被認為國劇是普通戲劇無法成行,但李立中認為,這是不了解國劇所致。
他指出,國劇臉譜非常深奧,雖然只有十五種顏色,但每種顏色都代表一種性格,像紅色代表是忠貞、血性漢子,黑色是粗魯、耿直,黃色則是善用心機,至於白色,就代表奸詐,若顏色加上花紋變化,更不知有多少種排列方式。
李立中更指出,他畫過約一千五百個臉譜,但卻沒有一個相同,甚至到現在,還沒畫完,可見國劇臉譜的變化萬千。
李立中有關國劇臉譜著作,包括新校國劇大戲考一、二集,國劇臉譜挖坑刨根尋根源等著作,未來希望完成新校國劇大戲考第三集。李立中還針對國劇人物作考證,李立中指出,臉譜雖只是國劇的一小部分,但自有其不可侮的偉大力量,尤其可貴的是,由臉譜可以看出中華文化,臉譜即是前人遺留下來的一項大眾共有文化資產,並非任何人可以據為己有,也希望未來成立國劇臉譜傳承資料館,讓更多的人了解國劇,並喜愛國劇。
2014/06/17 17:52
國劇臉譜起源 李指春秋已見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國劇臉譜究竟起源何時,至今仍無定論,不過國劇臉譜達人李立中認為,根據論語鄉黨篇的敘述,因此認為在孔子時代就有國劇臉譜的出現。
李立中指出,國劇臉譜是中華獨步世界的一項戲劇藝術,究竟起源何時,因何起源,至今無一詳實紀載,有的說它源於周官相氏之「象人」,有的說它出於北齊蘭陵王之假面具,眾說紛云,不過蘭陵王之假面具,倒無人提出反證過。
為保存國粹,李立中陸續購買大陸臉譜,其中大陸畫家趙夢林作品「中國國劇臉譜大全」中,有二具沒有年代的江西萍鄉的儺面具。
李立中說,當時曾翻辭海,其解釋「論語鄉黨篇:鄉人儺,孔註,鄉人請神驅鬼逐疫」,證明這個面具在春秋時代就有了。
但李立中認為,「儺」始終沒有詳細解說,一來不是動詞,說它是「舞」並不恰當,既不是舞,那可能是請神驅鬼逐疫時進行的一種儀式,因此他個人認為,國劇臉譜起源於春秋,「儺」面具出自江西萍鄉更大有可能。
2014/06/17 18:22
記者林偉民報導
早年國家的特殊歷史背景形成獨特的眷村文化,隨著老舊眷村改建、拆遷,這些特有的眷村文物逐漸遺失。台南市文化資產關懷志工協會昨天起在永康社教中心舉辦第二屆永康眷村文化展,展出已經少見的手搖電話、手搖警報器等文物,帶領參觀民眾走入早年眷村生活的時光隧道。
|
|
||
永康區公所、台南市文化資產關懷志工協會昨天合辦眷村文化展,並邀請擅長繪畫的87歲書法家李立中,展出鑽研考證10年繪製的各種國劇臉譜300多幅,上千民眾參觀,將在永康社教中心展出到本月底。 李立中表示,父親精通詩畫書法又是同濟大學高材生,他生在日本侵略大陸初期,沒機會接受教育,一路由父親調教,直到最近雙手顫抖才停止書畫創作,但國劇臉譜仍持續考證繪製,已完成1500多幅且另編印成冊以利保存。 |
《文資留台灣》獨老繪國劇臉譜 拒賣港人
李立中雖已八十五歲高齡,每天仍畫國劇臉譜、為台灣保存珍貴國劇文化。 (記者林孟婷攝) |
〔記者林孟婷/永康報導〕「每天一起床梳洗完畢,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畫筆畫國劇臉譜」,八十五歲的李立中十多年前,開始投入國劇臉譜繪畫,已經完成一千五百多幅作品。李立中說,曾有香港人士要買下他的作品版權,但遭到拒絕,因為這些珍貴的文物是要留給台灣。
台南市文化資產關懷志工協會自十一月起,在永康社教中心舉辦「第二屆永康眷村文化展—眷村STYLE活動」,現場有耆老揮毫、國劇講解等。其中,國劇臉譜展展示李立中多年來的國劇臉譜作品,「從小跟著姑媽去看表演,台上演員的國劇臉譜讓他印象深刻」,開啟李立中對國劇臉譜的興趣。
從小在戰亂中成長,中日戰爭時,李立中與家人四處逃亡,沒有機會上學讀書,全由大學畢業的父親肩負教育之職;因為從小展露出繪畫天分,父親於是加強李立中的書法,並要求他念四書五經、詩詞等。
當年國共內戰,李立中隻身來台,從工作崗位退休後,十年前開始繪畫、製作國劇臉譜。李立中說,「以前的作品多到數不清,光是這十年的作品就超過一千五百幅」。
李立中除了自己尋找相關資料,還曾到中國一口氣帶回大批國劇文史資料自行研究,根據各朝代的國劇臉譜分類,進行繪畫、保存。
獨居的李立中靠政府生活津貼補助生活,省下開銷存錢購買材料,還自掏腰包出版一系列相關國劇文化書籍;李立中說,「國劇臉譜文化逐漸失傳,我要趁著還能拿得起畫筆時,為社會留下文化資產」。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