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150417 曹婷婷╱台南報導】
台南曾擁有1座重要軍事工廠達80年,鮮少人知這件國家高度機密,這座兵配廠早年製作軍事零件帶動台灣精密產業升級,國軍弟兄人手一只軍用水壺也源於此,充滿故事的兵配廠1992年遷走、1997年拆除,歷史遺跡不復見。
台南市文化局為追尋兵配廠昔日歷史,去年得知自兵配廠退役將官約30多人,固定每年1月聚會,透過拜訪退役將官胡財銘等人,進行口述歷史及徵集老照片,逐步拼湊兵配廠故事,並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下,本周六結合321藝術聚落進駐團隊蔚龍藝術公司策畫「重現兵工配件廠」特展。
陸軍兵工配件製造廠(簡稱兵配廠),位於台南公園旁,現為長途客運轉運站,這座軍事工廠自清代即已設立,歷經日治及國民政府至1997年拆除,在台南存在80年,由於屬國家機密,即使地處市中心,卻相當低調。
兵配廠自負盈虧,靠不斷研發掙錢,其中一任廠長孫葆銓發想製作收口水壺,當時民間無此技術,從6000個擴產到18萬個,不只國軍弟兄人手1個,也賣到民間賺了些錢。
1960年左右,孫廠長將美國援助勝利女神製成1:1模型在國慶閱兵現身,還大賺630萬,是兵配廠的轉機。
54歲曾秀光說,基於市區打造軍事用品不夠隱密,81年遷廠到南投集集,原本上千位工作人員,只有不到百位願意遷徙,同意續留的都轉任軍職。
相較於早年生產軍事用品都嚴加保密,近來阿帕契事件也讓眾人看了直搖頭,胡財銘說,以前生產軍事配件,保密是首要條件,結果現在阿帕契卻任人參觀。
眾人也透露,一清專案前,軍方被要求火速製作2500個腳鐐,事後才知原來要抓「大哥」,大夥說「那些抓大哥的腳鐐,都是我們做的!」
兵配廠帶動台灣精密工業提升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2015-04-16
陸軍兵工配件製造廠因地勢高具有防禦功能,從清朝起即為軍事用地,從總鎮署衙、砲兵部隊,最後成為兵配廠,約二十年前拆除後,如今成為長途客運轉運站。鎮北坊、老松町,如今轉型為交通樞紐和藝術聚落,許多重要歷史幾乎湮沒在時光洪流中。從清代以來,兵配廠這塊地就是府城重要的軍事中心區,日本設砲兵部隊和工兵營,旁邊設官舍,為步兵第二聯隊軍眷居住。政府遷台後,官舍成為成大教職員宿舍,包括教授郭柏川、校長夏漢民都曾住在這裡,目前規劃為展場的二十三號,曾是成大校長羅雲平的宿舍。
兵配廠在政府遷台後,將不用的汽油桶展開做出行軍鍋,甚至研究水壺收口技術,研發出後來國軍弟兄人手一只的軍用水壺。民國四十八年,當時國慶閱兵希望能展現我軍強大實力,欲展現美方製作的「勝利女神飛彈」,但美方不希望實彈上場,提供平面圖由兵工廠自行研究出一比一空彈模型,獲得美方認同,拿到美援補助廠房設施。中美斷交後,兵配廠自行研發許多零件,如M24戰車水箱,技術也大幅提升,大至車身,小至螺絲釘,皆由配件廠製作,聯勤生產的槍砲,壞掉的零件也由其製作,甚至後來國軍裝備從汽油引擎改為柴油,連液壓頭高技術裝備都能研發出來,也帶動台灣精密工業提升。民國八十一年,兵配廠遷廠至南投,八十六年拆除,空地幾乎找不到相關物件,這段歷史似乎也走入歷史。
舊地重遊 老士官長憑弔庫房牆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2015-04-16
→兵配廠全數拆除,目前只留下庫房數字牆,仍可找到當年蛛絲馬跡。 (記者林雪娟攝)
文化局舉辦「重現兵工配件廠」展覽,邀請四名士官長現身說法,他們當年從學徒做起,師傅是外省人,雞同鴨講,經常被罵,後來成為雇員,最後轉軍職。他們回到當年兵配廠,如今已空無一物,只剩幾面牆憑弔。
四名士官長是曾秀光、胡財銘、容家華和王培津,他們當年都是國中或高中畢業,在師長介紹下進入兵配廠工作。保守的兵配廠當然不像如今大肆徵才,都是低調私下介紹,他們不具軍職,卻在軍方工廠上班,又是學徒,必須住在工廠內,自己種菜、煮飯,連化糞池都是自己清理。
他們回憶,師傅是外省人,講的話幾乎都聽不懂,老師傅恨鐵不成鋼,會罵個幾句,其實對他們不錯,當學徒一個月不到兩千元,和外面工廠相比較低,但工作穩定、放假多。入廠有許多規定,不得帶照相機,不用簽保密條款,因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職責」。 兵配廠在市區總是不便,民國八十一年遷廠時,他們忐忑不安,軍方鼓勵他們轉軍職,薪水變好,尤其二十年就可退休領終身俸,他們都認為當年隨廠遷移是好決定。 回到兵配廠原址,幾乎快認不出來,除了當年門口的衛兵哨和少數幾面留有數字的庫房牆,再也找不到其他痕跡。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