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手搖茶飲的愛與愁
Y筆記:
● 2014年台灣飲料店業營業額高達459億元。
● 越南茶葉若經加工成茶飲,原產地可標示「台灣」。
● 天然蔗糖攝取過多也會導致肥胖。
知名茶飲連鎖店「英國藍」繼玫瑰花茶被驗出農藥殘留後,昨(21日)再度爆出伯爵、錫蘭、大吉嶺、阿薩姆紅茶及烏龍茶、翡翠綠茶等共六款茶葉均檢出農藥。因為珍珠奶茶,手搖茶飲不僅在國內蓬勃發展,甚至進軍國際,可以說是台灣美食代表之一。但數次食安風暴如毒澱粉、塑化劑,手搖茶飲都中鏢,台灣人對手搖茶飲可說是又愛又恨,明明知道喝下肚的可能有「問題」,卻難擋這清涼又甜蜜的誘惑。
台灣人多愛喝手搖茶飲?
截至去年(2014)9月,財政部統計月報指出我國飲料店業(包含冰果店、飲料店、咖啡館等)共16,758家。經濟部統計處公布,近5年飲料店營業額持續攀升得知,2014年台灣飲料店業營業額更高達459億元。
台灣手搖茶飲國際發光:
台灣手搖茶飲成為近年搶賺海外市場的金雞母,從財政部統計資料來看,手搖茶飲受景氣波動影響小,且國際接受度高,珍珠奶茶也成為代表台灣的明星商品之一。
手搖茶飲四大隱藏危機:
茶:
手搖茶飲的主體「茶」,有良心的廠商,會使用台灣茶葉製作。但其實有些業者為了壓低成本,是用越南或大陸茶葉混充台灣茶,可能含有農業、落葉劑等含有劇毒的化學物質。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茶葉從越南進口,但是在台灣加工製成茶飲料(產品物理性狀改變),根據台灣「原產地標示」法,廠商可標示台灣為原產地。所以下次買手搖茶飲時,千萬不要百分百信任廠商標示。
更有不肖廠商,連茶葉都省了,利用茶精(香精)讓味道與口感保持甘順,避免產生茶葉久泡會有的苦味「茶鹼」,因為是化學合成物,茶精對於代謝系統、肝、腎都會造成一定損害。如果空杯上殘留著很濃的茶味,就有可能是添加茶精。
糖:
衛福部資料顯示,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熱量約500大卡,熱量極高。而手搖飲料最常使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是葡萄糖與果糖的混和,必須經由肝臟轉換,對身體是沉重負擔,容易引發脂肪肝、心臟病、高血脂、痛風、代謝症候群等疾病。而最近有業者標榜「天然蔗糖」,但其實蔗糖也是精製糖,攝取過量一樣能導致肥胖或脂肪肝。
珍珠、椰果、奶精、濃縮果汁等添加物:
光喝茶對某些消費者已經不過癮,很多人甚至還要加珍珠、椰果,不讓嘴巴閒著,甚至有些業者更標榜加料不加錢,但其實吃下這些添加物,你不僅吃下多餘熱量,也可能吃下化學物質。
珍珠大多使用地瓜粉製成,為了讓口感更Q彈,過去就有業者使用含順丁烯二酸的毒澱粉。而許多人喜歡喝果汁口味的茶飲,如葡萄柚綠茶等,其中的濃縮果汁也可能受塑化劑汙染。奶精成分是氫化植物油、玉米糖漿、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等,含有許多反式脂肪酸,可能增加罹患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衛生問題:
飲料若添加物越多,越容易受到汙染,珍珠通常煮完需用冷水沖洗,部分業者會直接使用自來水,便會產生生菌。而水跟冰塊,可能因為店員收錢完沒洗手,就製作飲料,或是因為製冰濾水器濾心不常更換,生菌數與大腸桿菌數超標的新聞更是時有所聞。
所以Y!「手搖茶飲」是台灣之光,金字招牌不能被不肖業者弄爛,下次買手搖茶飲時,不要害怕,緊盯他們作業流程,對原料有疑慮最好立刻詢問店員,搞清楚自己喝了什麼下肚,也達到監督目的。
成本2元 泡沫紅茶多越南爛茶
作者: 湯雅雯、林宜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4月23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湯雅雯、林宜慧╱台北報導】
農委會統計,越南茶進口量占比高達7成,主攻全台手搖茶飲料市場,評茶專家指出,市售泡沫紅茶多越南劣質茶,因為味道苦澀,必須加香料調味,不僅「茶香攏是假」,喝多了會膩,甚至連肚子也會不舒服。醫師提醒,多買本土茶葉,並以在家泡茶取代喝手搖杯。
台灣甲級評茶師黃文和說,天然茶喝起來甘甜順口,喝多了也不會膩;但若加了香料的茶,不僅味道苦澀,喝多會膩,甚至肚子也會不舒服,建議消費者認明茶產地標示,多喝國產台灣茶比較安心。
添加香料 口感苦澀
黃文和指出,茶飲中殘留農藥,單用喝的喝不出來,僅能要求廠商嚴謹檢測,而且,越南茶成本低廉多為劣質茶,必須加香料調味。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指出,茶葉分2種,一種為低成本的「碎形紅茶」,像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英式紅茶等,澀味重、生產成本低,因此手搖杯市場多為進口劣質茶,例如1杯750CC的手搖茶飲,成本不到台幣2元。
至於台灣本土生產的紅茶,例如,日月潭紅茶,為「條形紅茶」,茶葉品質好,具有天然茶香,不用添加香料,喝起來回甘順口,但生產成本高,價差高達7、8倍。
以泡茶取代手搖杯
農委會茶改場課長蔡憲宗表示,台灣1年要用掉4萬公噸茶葉,但國內1年僅生產1萬4公噸茶葉,「自己產的茶都不夠用」,不足3萬公噸必須國外進口;越南是台灣第一大茶葉進口國,每年進口超過2萬噸,占了進口茶總量近7成,主要提供商業茶使用,如泡沫紅茶、茶飲料市場,此次茶飲料連鎖店「英國藍」茶原料含致癌農藥,產地就來自越南。
第二大來源為中國大陸,每年進口約5000公噸,但前2年進口量降至3500公噸,產量逐年遞減;第三大茶業來源國為斯里蘭卡,這次也捲入英國藍事件。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呼籲民眾多買本土茶葉,尤其挑選有農委會生產履歷的茶葉最好,並以在家泡茶取代喝手搖杯,他強調,絕大部分的農藥為水溶性,建議自行泡茶時第一泡倒掉,可避免接觸有毒物質。
15家連鎖茶飲總公司在台南 衛局清查茶葉來源
2015-04-23 11:45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英國藍連鎖茶飲爆發毒茶葉事件,台南市衛生局將全面清查總公司設在台南市的15家連鎖茶飲店茶葉來源,衛生局表示,將透過行政指導方式,要求業者備妥茶葉檢驗資料、上游廠商等相關資料,在這兩天提供衛生局查核,至於小型店家,則將以不定期抽查方式,確保茶葉來源的安全。15家連鎖茶飲分別是紅茶幫、五十嵐、意精(茶的魔手)、清新福全、太陽鑫(紅太陽)、迷客夏、自在軒、布萊恩、狐狸尾巴、波哥、鮮自然、老闆、饗茶、豐沐及米里等。
毒茶葉風暴 食藥署月底啟動手搖杯大稽查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知名連鎖茶飲店「英國藍」,不但驗出玫瑰花茶含有殺蟲劑DDT,甚至多項茶品原料農藥殘留檢驗不合格,衛福部食藥署長姜郁美指出,在4月底將會以茶葉為稽查重點,啟動「連鎖手搖杯飲料店專案稽查及玫瑰花瓣稽查」。
《聯合報》報導,姜郁美說,食藥署4月底將會啟動「連鎖手搖杯飲料店專案稽查及玫瑰花瓣稽查」,將以茶葉為稽查重點。姜郁美認為,業者除了提供檢驗報告,也應該負起更多責任。
姜郁美指出,台灣不少進口的茶葉來自越南,但近年來越南茶葉有很多都檢驗不及格,紅茶不及格率高達17%、綠茶不及格率為百分之0.77;中國茶葉則是只能進口普洱茶,其他都不能進口。
每年3萬噸進口茶 哪去了?
作者記者黃宏璣、紀文禮、張家樂、賴香珊、陳妍霖、蔡孟妤 | 聯合新聞網 – 2015年9月1日 上午3:01
前言:今年四月連鎖茶飲茶葉農藥殘留,引燃茶安風暴,也讓台灣好茶形象受損,更掀起進口茶早已多過台灣茶黑幕,而茶商透過「併堆」讓進口茶搖身一變成台灣茶,更讓台灣好茶,早已悄悄走味。
國內茶葉年產量僅一萬四千多噸,但市場需求超過四萬噸,近三萬噸茶葉仰賴進口,其中以越南茶為大宗,占了兩萬兩千公噸,但消費市場幾乎不曾見過越南等進口茶,消失的三萬噸進口茶去了哪裡?
英國藍毒茶 揭開大黑幕
今年四月 「英國藍」茶葉殘留農藥引發的茶安風暴,解開了這個謎題。陸續有茶飲店的茶葉被驗出除草劑、殺蟲劑等殘留,追蹤源頭都和越南茶有關。混茶造成農藥殘留問題,重創本土茶農生機。
高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天勇說,茶安風暴後,高雄茶葉銷售額減少二成,不少老茶行撐不下去,原本一○七名會員才三個月已少了十多人,「以往沒見過這麼蕭條景象」。茶業重鎮南投,整體茶葉銷量較去年同期估計銳減超過三成,名間鄉茶產量占全縣六成,製茶廠開工率銳減三成以上。縣議員許素霞說;買氣能不能回溫,要等今年冬茶採收後才知道。
混充台灣茶 茶廠賺價差
南投縣副縣長陳正昇直言,茶商用廉價進口茶混充台灣茶已經是「公開的祕密」。進口茶價格比台灣茶便宜七成以上,有些茶廠大賺價差,這也是為什麼進口茶的數量年年增長,市場卻從不曾見過越南等進口茶的原因。
一名茶商說,進口茶有紅茶、綠茶和台式烏龍茶,經過「併堆(俗稱混茶)」後, 紅茶和綠茶主要作為罐裝茶飲、連鎖茶飲店的原料,烏龍茶則以台灣品牌茶葉銷售。
民國八十年,台灣流行喝高山茶,同時因應工商化社會,袋泡茶(茶包)、罐裝飲料和泡沫紅茶店興起,廉價進口茶需求量也大增,且數量逐年攀升。南投縣府調查名間鄉十家進口茶商,有七家是進口散裝茶,但混茶後,台茶、進口茶難辨,混茶獲利高達五成甚至更高。雖然茶農呼籲落實茶葉原料或產地標示,但反對力量不小,產地標示始終是口號。
過去進口茶 僅5趴抽驗
茶農們表示,以越南政府為例,雖有農藥使用規範,但實際使用狀況仍舊是由農民自決,政府約束力有限,杜絕農藥茶進口,要靠政府強化邊境把關。
「說來很諷刺,進口茶抽驗率只有百分之五,反而是本地茶園每批茶都得送檢」,名間鄉茶農余金炘抱怨「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搞錯方向」。進口茶的農藥檢測率低、價格低廉,利之所在,茶商當然樂於進口,難怪數量越來越多,如果不是手搖茶飲被驗出農藥殘留,政府全面檢驗,消費者永遠不會注意到,消失的三萬噸的進口茶,原來是被自己喝下肚。
應該是崇德路,不是崇明路;因為上述店家都在崇德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