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台味的大使 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要當台南人 贈展被拆批台南瘋了 住一年多搬離台灣
贈展被拆 荷駐台前代表批台南瘋了
2015-04-22 03:16:42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荷蘭駐台代表處十年前捐贈給台南市價值五百萬元的「台灣追鄉曲」荷蘭文物作為常態展,如今台南文化局拆展引發爭議。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台南市文化局最近拆除在古蹟德記洋行中展出的荷蘭展,引發爭議,由於該展當初由時任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代表荷政府捐贈,胡對於展覽被拆卻完全沒有知會他,表示難以接受,並以crazy(瘋狂)、terrible(恐怖)等字眼形容,認為相當荒謬。
分享台南市文化局古蹟營運科科長吳建儀表示,事前已知會荷蘭代表處,代表處表示展品已捐贈給台南市,由市府處理,並沒有通知胡浩德,但拆下來的展品仍保留,未來有一部分會在新的展示中出現。胡浩德在代表任內,被譽為是「最有台味的駐台大使」,非常喜愛台灣,甚至卸任後,五年前選擇定居在台南,但只住了一年多就低調搬往法國。當時據他的友人表示,胡浩德與台南市前市長許添財交情好,賴清德上任之後,胡感覺到「換人換政策」,很多事情不是如當初想像,只好黯然搬離。台灣友人盧芳蕙表示,當初胡浩德是傷心離台,如今台南市府又做出不尊重他的事,難怪胡抱怨不已。
德記洋行過去被當做「大員先民生活文化館」,一樓展出「台灣追鄉曲—十七世紀荷治時期台灣日常生活教育展」,二樓則是奇美捐贈的台灣開拓史蠟像館。胡浩德透過電子郵件向記者表示,台南安平在十七世紀是荷蘭在東亞最重要的據點,展覽是要讓台灣民眾了解當時的情況,總計花費一千萬元,包括整修德記洋行旁的樹屋。
胡浩德在任時,連續多年在台南舉辦荷蘭日活動,但賴清德上任後即停辦,胡雖然主動表示願意協助找經費續辦,但台南市政府並未回應。文化局年初拆除德記洋行一、二樓的展示,表示因展覽從九十五年至今,已相當老舊,必須更新,未來二樓仍是相關歷史展,預計七月重新開幕。胡浩德曾出版「真情台灣」一書,介紹了這項展覽,最近書要再版,胡委託台灣友人協助,才發現展示品已被拆。
胡表示,展覽至今至少已吸引兩百萬人次參觀,如果是展品太舊,願意出錢協助更新,無法理解台南市政府的做事態度,「太不尊重人」,非常遺憾。
退休後落腳台南 荷蘭前代表悄搬離台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被稱為「最有台味的大使」荷蘭前駐台代表胡浩德,兩年前退休後搬到台南,打算長居,卻在最近悄悄搬離台灣,轉往法國,原因據稱是「水土不服」。
胡浩德位於新化的租住處物品已搬光,離台前他不願多談搬離原因,只表示台灣永遠都在他的心裡,未來還是有機會回來。台北的外交圈聽到他突然搬離,也感到驚訝。
他身邊的朋友表示,胡浩德離台最主要的原因是研究不順利,加上自覺未受到台南市政府與成大的尊重。胡浩德定居台南,獲頒台南市榮譽市民,並與成大合作成立荷蘭遺跡台灣研究中心,成大去年聘他為有給職的駐校學者,但因經費問題,雙方認知有落差,產生不快。學校今年初改聘他為三創中心研究員,胡浩德婉拒上任,合作中斷。胡的朋友說,胡對台灣「換人主事就換政策」的文化,頗不能適應;台南市前任市長許添財頒發榮譽市民給他,賴清德上任後從未與他碰面,每次找他代言,都由承辦人員聯絡,他沒拿過酬勞,覺得不被尊重;成大前任校長對他相關研究上的贊助承諾,換校長後也改變。
胡對台灣人的一些「便宜行事」,也很難適應。有一次胡受邀到北部一所名校演講,搭高鐵北上,事後校方表示只能報銷台鐵,竟要求胡假裝與太太一起北上,以兩張台鐵票的經費補一張高鐵。
胡的友人說,胡發現台南市政府不少市政顧問都是因為選舉而被聘任,他有豐富的外交經驗,卻未受聘,遺憾沒有機會貢獻所長。胡浩德駐台八年,深入台灣各角落,他可以西裝外套一脫,就坐在路邊攤跟朋友喝酒、聊天。過去每年荷蘭國慶日,官邸國宴的座上佳賓,有深山部落的頭目與偏遠漁村的漁民,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他曾出版「真情台灣」一書,寫他走遍台灣所見所聞,很多人看了都驚訝「連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事、他都知」。八八風災時,他不僅捐出版稅,還協助向荷蘭親友募款捐助。他曾經說「台灣人很有彈性、做事不太講章法」,最後也因為這種「彈性」而離開台灣。據悉,胡付了三年房租,最後只住了一年多,多付的六十多萬元房租,房東因為財務不佳沒有退還,胡只好認虧。
【2012/1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在鹿耳門鎮門宮,指著有外國臉孔的門神,笑說「一個是我叔叔、一個是我哥哥」。本報資料照/盧芳蕙提供
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一家,下個月將成為台南人,完成他多年的夢想;上周四(七月十五日),他偕太太帶著家當,滿心歡喜搬進台南縣新化鎮新居。
「從沒有一個駐台的外交使節,能像胡浩德這樣深入台灣民間!」外交部一位次長日前為胡浩德舉辦卸任惜別會,感動地向友人表示。六十五歲的胡浩德下月將卸任,他駐台八年任期中,足跡踏遍台灣各角落,連多數台灣人都沒去過的深山部落,也一一拜訪。
他在今年四月出版的「真情台灣」一書中,詳述部落點滴,書中自序「我自覺非常像個台灣人,希望藉由這本書可以證明這一點」,看過書的人,沒人會否認「他比台灣人還了解台灣。」胡浩德說,一九八二年在荷蘭第一次聽到台灣,當時並不認識這塊土地,後來很多來過台灣的人告訴他「台灣」種種的好,開始心動;八年前自告奮勇來台,四年後再延一任,如今他想留在這裡。
胡浩德學化學,在荷蘭經濟部工作卅多年,來台後,在台南第一次接觸到三百多年前荷蘭在台歷史,深深著迷,「知道愈多後就想知道更多」。探查過程中,發現除了殺戮外,也有兩個民族動人的故事。他拜訪嘉義布袋好美里耆老,得知三百多年前一尊最古老的媽祖像,一度被大水沖進溪裡,一名荷蘭士兵跳進溪裡搶救,經由一代代口傳下來,那份特殊的情感讓他感動。
台南還有荷蘭士兵塚,亡魂透過當地鎮門宮乩童透露想家,廟方特別請他前往祭拜,安慰亡靈,「很少地方能這樣對待侵略者」。胡浩德原本與太太計畫退休後住到巴黎,幾經考慮,他不想「天天打高爾夫」,留在台灣可繼續做台、荷歷史研究,決定做台南人,計畫在成大成立文史工作站,「退休後會比工作時還忙」。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