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蚊燈其實沒有用!從非洲瘧疾區回來的醫師告訴你:防治登革熱,到底該怎麼做
撰文者:蕭孟芳 博士 ( 2015-09-16)
文章出處:良醫健康網
尋尋覓覓防蚊利器
翻開人蚊大戰的歷史,就可知道蚊子的厲害。亞歷山大大帝死於瘧疾,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四分五裂,可知蚊子可以打垮帝國。幾千年來,人類想盡辦法驅趕蚊子,避免被蚊子叮咬。古代的希臘、羅馬、印度都有不同的方法驅趕蚊子,例如種植防蚊的植物或懸掛某種乾燥植物或焚燒某種草本,使蚊子不敢靠近。
在中國,自古以來,燃燒艾草驅蚊。端午時節於門口懸掛艾草與菖蒲,不僅驅邪避蟲且有益養生,迄今,這些古老的民俗在鄉間還是看得到。在南宋時期,以中藥草製作成棒香以薰香驅蚊,是最早被用於防蚊叮咬的一種環境衛生殺蚊方法。日本在1890年以天然除蟲菊花作成線香,在二十世紀日本人發明螺旋狀盤式蚊香並取得專利,這種蚊香曾廣泛成為家家戶戶防蚊驅蚊的基本配備。
現今防蚊驅蚊產品花樣翻新,但效果並沒有明顯提升,有些產品花俏有餘,功能缺缺。有些螺旋狀盤式蚊香製作過程受戴奧辛汙染,氣味怪異,選用時宜謹慎。
捕蚊達人 虛晃一招
傳統的捕蚊燈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來進行捕捉蚊蟲,改良型的捕蚊燈則多加了一些引誘蚊子的有機酸並模擬二氧化碳釋出。捕蚊燈的燈管是藍色的,藍光是可見光中能量最強的波長。眼睛如果長期曝露於藍光下,會使眼球病變(例如白內障)的機率增加,使用這類捕蚊燈應小心,避免長時間直視。
光線對不同種蚊子的吸引力不同,例如熱帶家蚊對光線較敏感,易被捕蚊燈捕獲,但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不喜歡光線,不易被捕蚊燈誘殺。若捕蚊燈置放的地點無其他光源也無人或其他動物時,捕蚊燈或許可以捕捉到一些蚊蟲,但當捕蚊燈附近有人時,人體所散發出的二氧化碳、體溫及體味,對蚊子的誘惑遠遠超過捕蚊燈的吸引力,讓捕蚊燈無用武之地。因此想單靠捕蚊燈來避免被蚊子叮咬,是不可能的任務。
許多造型美觀的新型捕蚊燈,放出藍光並聲稱模擬人體體味,可以產生二氧化碳及釋出乳酸,但捕蚊效果有限,尤其當在有人存在時,真人所釋出的誘蚊效應使這類產品了備一格。 這類產品號稱捕蚊達人,其實是虛有其名。(照片提供:二魚文化)
網路上流行自製簡易捕蚊器,使用寶特瓶內加糖水即可捕獲蚊蟲。此種設計的概念源自糖水在有微生物的環境會發酵,有氧呼吸及厭氧呼吸可產生二氧化碳及乳酸或其他有機酸,可以吸引蚊子,尤其是公蚊子(吃素)。這種簡易捕蚊器若置於室外,蚊蟲捕獲可以來個大豐收,但如果仔細檢視所捕獲的蚊蟲可說五花八門,而且蚊子幾乎都是公蚊子。母蚊子要吸血,根本不屑光臨(除非口渴找不到吸血對象)。
更糟糕的是,吸過血的母蚊子把它當作理想產卵的育兒所,反而變成一個理想蚊子孳生源(除非每星期至少清倒一次,但現代人太忙了,放了就忘了)。如果將這種自製型捕蚊器放在屋內,同樣地,人體的誘惑吸引力會告訴蚊子真正的美食在何方。
室內驅蚊劑的正確的使用方法
液體電蚊香或電蚊香片或蚊香卷的主要成分是對人體低毒性的除蟲菊精—賜百寧(esbiothrin)、普亞列寧(prallethrin)、百亞列寧(bioallerhin)等,利用加熱或燻燒使除蟲菊精揮發,瀰漫於空氣中,驅趕、擊昏或毒殺蚊子。
合成除蟲菊精不僅有驅蚊作用,亦可擊昏或毒殺蚊子。合成除蟲菊精常作為電蚊香液或電驅蚊片或驅蚊薰燒環之驅蚊成分,但不可在密閉室內使用。理想的使用方法是人離開房間,緊閉門窗。人進入屋內後,應打開門窗通風(有紗窗紗門阻擋蚊子飛入)。切記不可睡覺時讓揮發之除蟲菊精伴你入眠,長時間吸入揮發性除蟲菊精等於接受慢性呼吸中毒療法。(照片提供:二魚文化)
室內驅蚊劑的正確的使用方法—人及寵物(如貓狗)等先離開,將門窗關上,然後打開電蚊香(十平方米的房間至少使用一小時)。再進入室內後,將窗戶打開以利通風(但必須有紗窗防止屋外蚊蟲飛進)。若在睡覺時點蚊香,等於長時間吸入除蟲菊精,對健康不好。此外,有些劣質蚊香含有戴奧辛,對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
活動式驅蚊器亦是以除蟲菊精為驅蚊劑,內置除蟲菊精浸泡濾紙,並以兩顆三號電池帶動一內置微小風扇。優點是方便攜帶可移動,缺點是驅蚊劑之釋出在戶外會被空間稀釋及易受風向影響,在戶外或空地,釋出之驅蚊劑無法覆蓋固定空間,無法形成保護網,蚊蟲可以乘虛而入。此外,此種設計是拋棄式且需要兩顆電池,不利於環保。
驅蚊招數 五花八門
驅蚊產品五花八門充斥市場,漫天吹噓的廣告如小不叮貼布及防蚊手環。這類產品的設計本身就不符合邏輯(人體皮膚暴露的面積無法靠一些小不叮貼布或戴兩個手環就罩得住),而強調使用天然精油更是是荒謬(植物精油驅蚊效果短暫)。這些產品號稱的功能都是業者想當然耳,只能當裝飾品而已。另有一種仿捕蠅黏紙的捕蚊黏紙對蚊子一點都沒有吸引力,倒是其他無辜昆蟲誤打誤撞遭受池魚之殃。
蚊子對紅黃色是色盲,因此市面上就出現黃色燈泡驅蚊之產品。事實上,只要有人在,人體釋出的誘蚊導航信號,足以使看不見紅黃色的蚊子順利找到目標。不相信你可試試看,房間改用黃色燈泡,蚊子照樣光臨找你麻煩。
香茅手環是防蚊騙局──長期以來,香茅油一直被誤傳具有驅蚊作用。雖然香茅油很嗆鼻,我們理所當然認為蚊子也不喜歡這種味道,但蚊子的嗅覺感受器迴異於人類,蚊子一點都不怕香茅油。戴著香茅手環,被埃及斑蚊叮得慘不忍睹。(照片提供:二魚文化)
驅蚊黃色燈泡:黃色燈泡之燈光涵蓋半徑為2 至3 公尺,即使你將自己限制在這個範圍內,你本身釋出的誘蚊效應絕對會吸引那些,蚊來蚊往的蚊子準確地降落在你皮膚上。(照片提供:二魚文化)
小不叮。騙人玩意的驅蚊貼片,許多父母誤信小不叮貼片廣告,以為在小孩身上或衣服上貼一些廣告所說的防蚊貼片,蚊子就不敢靠近。事實上,蚊子無視於這些防蚊貼片的存在,會大快朵頤。(照片提供:二魚文化)
精油無效 敬謝不敏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驅蚊劑測試與評估準則,有效之驅蚊作用必須至少持續3小時以上。迄今在所有被聲稱有驅蚊效果的植物萃取物或精油中,只有石菖蒲精油可達到這個標準。然而,石菖蒲精油對人的急性慢性毒性未明,是否有潛力成為商品化驅蚊劑,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所有仿間或網路上號稱有驅蚊防蚊效果的精油,包括大家所熟悉的香茅及尤加利精油等,其驅蚊效果事實上相當有限,最長不會超過半個小時。網路上或市面上有些產品號稱各種精油之組合,例如:茵陳/檜木/薄荷/針葉樹或香茅/茶樹/尤加利/檜木∕柚仔/薄荷/薰衣草/土肉桂等之混合精油,其驅蚊效果均低於30分鐘。
精油雖是植物萃取物,但天然並不表示安全,可能風險更高。精油高揮發的特性,就不是符合理想驅蚊劑的條件,而且精油含有許多化學成分不明的物質(甚至是毒性很強的化學物質),有些高濃度精油就像有機溶劑,對塑膠製品有腐蝕作用。市面上,許多精油是以異丙醇稀釋,常用於按摩紓壓的芳香療法,無論是經由皮膚或呼吸道,長期接觸精油,對健康並不好。
精油驅蚊效果短暫—由於對敵避(DEET)的誤解或汙衊,市面上有許多聲稱有驅蚊作用的商品,刻意強調其產品是不含敵避,而是使用天然草本植物萃取物或精油。事實上,這類產品的驅蚊效果很差,精油容易揮發及氧化,其驅蚊作用通常無法維持30分鐘。有效驅蚊劑之驅蚊作用至少可以維持3~4小時,甚至可以長達6~8小時。
有些迷思是誤以為植物萃取物或其精油是天然而且安全,某些報告說植物的萃取物或精油混合物或具有驅蚊作用,不過其驅蚊效果常被誇大。若要使用這種含有天然成分的防蚊液,至少要每隔半小時不斷噴灑或塗抹。這類植物精油在應用上是不切實際,因為我們不可能每隔半小時就要補擦或噴一次。而令人擔心的是,這些植物萃取物及精油的成分非常複雜,藥理及毒性未明,貿然塗抹或噴灑在自己皮膚上,等於將自己當小白鼠做實驗。仿間流傳的天然香草精油驅蚊劑不僅沒有驅蚊效果,若經常使用,還可能會造成對肝腎的慢性毒性傷害。
電擊聖拍 殺蚊必備
電蚊拍在各種捕蚊殺蚊產品中算是比較實用的工具,如果室內蚊蟲很多,揮動電蚊拍會很有成就感,劈哩啪啦響好像殺敵萬千,但得小心,不可揮動太快,蚊子可能只是被電昏而已,揮動慢一點以確保蚊子與電蚊拍接觸面夠久,真的把蚊子給電焦了。不過,如果你吃齋念佛不敢殺生,這把殺蚊聖拍,就無用武之地了。
記得,如果房間內只有一隻蚊子騷擾你,讓你不安,跟你玩捉迷藏,你得要有耐心沉得住氣,不可急躁出手,用力過猛,摔斷電蚊拍。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準要狠,一擊就要對方斃命,千萬不可讓它死裡逃生,反咬你一口。記住:與蚊鬥爭的最高境界就如同政治鬥爭,政治沒有人性,殺蚊不可慈悲,欲達目的,不擇手段致蚊於死地是最高指導原則。
敵避欺蚊 金鐘罩網
目前廣泛使用的驅蚊試劑是敵避(DEET)或稱為待乙妥。最近的研究顯示敵避或乙妥(indole)可與蚊子的嗅覺結合蛋白(如瘧蚊的嗅覺結合蛋白AgamOBP1)結合,此種結合可將訊號傳至蚊子嗅覺神經細胞接受器,而對敵避或乙妥產生排斥反應,亦即在有敵避存在下,蚊子嗅覺被敵避蒙騙而失靈。
人體體溫使敵避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霧,但不能覆蓋人體的氣味,也無法阻斷蚊子對其它氣味的嗅覺。蚊子不喜歡敵避這種氣味,就不會接近被敵避罩住的體表。也就是說,蚊子靠嗅覺尋找獵物,而體表(手臂或腳踝)若塗抹了敵避,如同隱形一般,蚊子找不到標的物。
有趣的是,在一個以埃及斑蚊研究的實驗,發現埃及斑蚊暴露於敵避三小時後,對敵避的敏感度下降,換句話說,蚊子若先前接觸過敵避,嗅覺反應會改變,對敵避刺激變得比較遲鈍,比較不會不喜歡敵避。也就是說,敵避會失靈。
無論如何,敵避一定要噴或塗抹在皮膚上,藉體溫在體表釋出一層薄霧,才能發揮作用。一般而言,濃度25~30% 的敵避 具有5~6小時的驅蚊效果,50%的敵避其驅蚊作用可達7小時。如果將敵避噴或塗抹在沒有生命的物體表面,是沒有驅蚊效果的。
敵避污名 誤導眾生
驅蚊劑敵避(DEET)於1946年由美國陸軍首次應用於叢林戰防範士兵被蚊蟲叮咬,1957年開始被推廣到民間使用。在臺灣,DEET 屬於指示藥用,為衛生部管制,進口及製造均需藥證,只能在藥妝店販售,正確使用方法是距離皮膚或衣服約10~15公分處噴灑(噴液)或直耶塗抹於皮膚上(乳膏)。
另一方面,DEET 因可用於驅蚊,又被環保署核准為一般環境用藥,准許業者以環境用藥進口販賣,但要求業者必須在其產品上加註「不得直接噴或塗在皮膚及衣服上」。同一種成分,兩個不同單位卻做如此迥然迴異的說明,你說奇怪不奇怪。
此外,將DEET 音譯為「敵避」,當人們閱讀環保署規定的錯誤使用說明時,會以為敵避如此「惡毒」,不心驚膽跳,避之唯恐不及才怪。尤有甚者,網路出現許多天然驅蚊精油(如香茅、尤加利、薄荷、薰衣草等),號稱不含敵避,完全是純天然的草本植物精油或其萃取物,鋪天蓋地宣傳純天然對人體無毒無害。儘管這些精油產品根本沒有驅蚊作用,但還是大賣特賣,而含有敵避有效成分之驅蚊劑則被敬而遠之。
敵避不是氧化劑,對蠶豆症(葡萄糖六磷酸去氫缺乏)不會有副作用,沒有證據或文獻顯示敵避對蠶豆症是禁忌。相反地,許多植物精油含有強氧化劑之成分,例如:樟腦油,絕對是蠶豆症的禁忌。敵避驅蚊作用與濃度成正比,敵避濃度愈高其驅蚊效果越強。一般而言,30% 的敵避濃度具有六個小時的驅蚊作用。在夜間比較沒有流汗的問題,敵避濃度30% 即足以發揮驅蚊效果。敵避濃度高過50%,驅蚊效果沒有更好。
敵避(DEET) 問世已超過一甲子,驅蚊效果無懈可擊,然背負不實之罪名,被刻意汙衊。敵避在驅蚊劑商品中被邊緣化,許多無驅蚊作用之草本精油反而大行其道,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含50%DEET 的驅蚊劑,驅蚊效果達7小時。(照片提供:二魚文化)
流汗或皮膚與其他物表接觸會降低驅蚊效果,一般建議使用產品含敵避之濃度為30% 。
敵避防蚊 安全有效
市面上,許多號稱具有驅蚊作用之天然植物精油特別強調不含DEET,以吸引使用者安心購買。甚至有新聞報導含DEET 之驅蚊劑外漏而造成手機腐蝕(高濃度的DEET 很難聞,DEET 會因汗水或雨水侵蝕塑膠類製品),將此事件大作文章,讓人們以為DEET 有多可怕。
事實上,使用DEET 驅蚊劑必須塗抹或噴灑在皮膚上才能發揮效果,其作用是藉人體體溫使DEET 在皮膚表面產生一層薄霧,蚊子不喜歡這種味道而不會靠近。DEET 由皮膚吸收滲入人體的比例很低,雖然DEET 之使用會因不小心接觸眼睛或嘴巴,刺激黏膜或吸收進入體內而產生副作用(發癢或過敏)及中毒(神經毒性),但除非是使用不當(如長期、高劑量或全身使用),罕見有人出現嚴重症狀。 而少數有嚴重副作用的使用者中,通常也沒有出現後遺症。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使用,是沒有這些安全上的顧慮。
敵避驅蚊 10大守則
使用含有DEET之驅蚊(蟲)劑應注意十大事項:
一、使用前仔細閱讀說明書。
二、皮膚有傷口或過敏時應避開或避免使用。
三、不要直接噴灑於臉部,應先噴或塗於手上再塗抹於臉部,注意避開眼睛及嘴唇。
四、不要讓幼兒及小孩的手、眼睛及嘴巴接觸。
五、不可讓小孩自己使用,應由大人協助。
六、只使用於外露皮膚。
七、不必用於衣服遮蔽下的皮膚。
八、避免在密閉空間內使用。
九、一旦外出回來,應以肥皂及清水清洗皮膚。
十、碰觸過的衣褲要清洗過再穿。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