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電台】搬遷 市府擬將原址做為「創意文化專用區」 成立南台灣影視產業基地

 

【沙崙農場將規劃為國際影城】續推天馬電台影城 市府︰定位不同

〔20161018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影城鬧雙包?台南沙崙農場將規劃為國際影城,過去台南市政府及安南區爭取將遷移後的天馬電台規劃為影城,台江NGO昨質疑「難道一市兩個影城?」

 

  •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本淵寮的天馬電台。  (記者蔡文居攝)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本淵寮的天馬電台。 (記者蔡文居攝)

 

南市都發局長吳欣修澄清,天馬電台面積共卅二公頃,今年六月已遷移至雲林崙背,都市計畫也已變更為文創事業用地,今年已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天馬電台受限於土地,影城將做為小型片場、人才訓練、觀光及文創等多功能影城,與沙崙影城做為大中小片場並不一樣,兩者定位不一樣,因此並不衝突,導演李安也看過天馬電台場址,認為面積不夠大,但做為小型片場及人才訓練也很好,全案市府已送到文化部。

 

台江文化促進會表示,幾年前市府說要打造天馬電台成為南台灣影視產業基地,「結果可能成了『天馬』繼續在天上飛?」呼籲安南區議員要硬起來,否則此一重大文化建設又要移到別處,台江人只聽得到卻吃不到,質疑「賴神移情別戀?」

 

台江文化促進會前理事長吳銘福表示,希望台江鄉親支持出來的市長、民代好好對待台江,不要唬弄台江人。天馬電台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台江內海、開台歷史文化之地,而且鄰近台江國家公園、台灣歷史博物館、南科及科工區,也有多所大學相關科系人才,呼籲台江各界不要讓天馬電台影視產業基地政見成了在天上飛的天馬。

 

市議員李中岑、謝龍介期許賴清德「用心、用心,再用心」,答應兩位知名導演的事要做好做滿,確實帶動台南觀光產業。市府秘書長李孟諺表示,天馬電台是作為拍片、熱蘭遮城影視基地、表演人才訓練基地與文創事業發展基地,本案早已交付文化部進行籌劃,近期也會邀請市府與魏德聖導演共同研商規劃內容與開發方式。市府仍然持續推天馬電台計畫,也會配合中央政策協助沙崙農場計畫。

天馬電台天線將拆 文史團體呼救

〔2016.01.09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見證冷戰時期戰略宣傳的天馬電台,即將於月底拆除,現存三十八支鐵塔與天線,僅保留四支,其餘全部拆除報廢;台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指出,天馬電台如天幕般的天線,是世界僅存文化資產,變成「廢鐵」消滅,令人扼腕。

  • 天馬電台天線面臨拆除命運,文史團體呼籲搶救。 (記者洪瑞琴攝)

    天馬電台天線面臨拆除命運,文史團體呼籲搶救。 (記者洪瑞琴攝)

對此,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台南縣市未合併前,南市古蹟審查委員會就已審過二次,未獲列指定,除非有提出新事證申請緊急指定,否則本屆古蹟委員會很難推翻上屆委員會的決議,但文史團體仍呼籲相關單位重視保留,先保留下來就有「一百種可能性」。

天馬電台屬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與雲林褒忠分台合併重建,雲林新台已完工,天馬去年停止運作,預計一月底完成拆除。天馬電台台長曾文三表示,電台現存三十八支鐵塔,打算保留四支鐵塔及一幅天線,早期發射器等設備也會留下來,提供學校戶外教學展示,認識台灣通訊發展,而整個遷移計畫由總台籌劃,拆除工程也已發包,現地天線能否全部保留,他難作定論。

台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致力推動省府時期興建的文化資產,協會理事長范道莊表示,天馬電台特有的巨大幕形天線環狀排列,世界很罕見,在冷戰時期發揮重要國際宣傳任務,見證台灣邁向民主發展歷史,雖然目前未列古蹟,但希望能結合在地文史團體力量,向文化公部門申請「緊急指定」,「先保留下來就有一百種可能性」,一旦夷為平地,就什麼都沒有了!天馬電台基地坐落於安南區本淵寮社區,緊鄰本田路,面積約廿九公頃,土地產權主要為中央廣播電台所有,少數為國有地,土地上目前尚有部分廣播機組及舊有辦公廳舍。

市府打算 打造影視基地

都發局表示,天馬電台在都市計畫為「機十二」 機關用地,央廣現屬文化部,但是未來遷台後無用地需求時,土地歸屬國有財產署,該基地將變更打造為「創意文化專用區」,朝文化藝術發展,可望一月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市府將與文化部共同合作提案,打造南台灣影視產業基地。

《焦點評論》刀下留塔?

台南市天馬電台即將拆除,三十八支現存的天線預計只保留四支,文史團體發起行動呼籲「全數保留」,雖然古蹟審查未通過,但既然現址目前是朝「南台灣影視產業基地」的方向規劃,為何不重新思考保留這一「冷戰時期」留下的見證,為文化及歷史留下一個紀錄?

天馬電台這些資產,依照市府的說法,目前屬於央廣,土地屬於文化部,未來歸於國有財產署,而市府未來想要與中央合作,打造影視產業基地,如果說,市府及中央對這塊土地目前有其他想法,外人可能無從置喙,但既然是要做「影視產業」,那不禁讓人想問:「見證冷戰時期的廣播鐵塔及天線」,難道不是最適合影視產業的重要地景嗎?誠然,依照台南市文化局的說法,過去古蹟審查都沒有通過,現在突然翻案,理由上或許有其困難,而站在資產所有人央廣的立場,拆除作業都已發包,現在突然要停止拆除工作,恐怕也有其難度。

但是,如同民間文史工作者所言,「拆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留下來,就有一百種可能」,如果天馬電台如天幕般的天線,真是世界僅存文化資產,難道大家就真的眼睜睜的,看它如「廢鐵」般消失?台南府城一向以文化自豪,並以文化立都,雖然目前這一切似乎已走到一個「不得不拆」、迫在眉睫的關卡,思考能否再轉個彎,有沒有「刀下留塔」的可能?文史工作者仍在努力,也在等待奇蹟。(記者唐在馨)

天馬電台將遷 擬造影視產業基地

〔2015.10.21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安南區天馬電台將於明年一月完成搬遷,該基地將成為「創意文化專用區」,市府將與文化部共同合作提案,期望打造南台灣影視產業基地。

安南區天馬電台將於明年1月完成搬遷,該基地將成為「創意文化專用區」。 (記者洪瑞琴攝)

天馬電台(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面積逾廿九公頃,現況權屬中央廣播電台約占九成六,少數為國有地、市有地及私有地。央廣現屬文化部,但是未來遷台後無用地需求時,土地將歸屬國有財產署管理。

曾邀魏德聖勘察

議員陳怡珍昨質詢南市影視產業發展問題,追問天馬電台搬遷進度,都發局長吳欣修答詢,曾邀導演魏德聖實地勘察天馬電台,期望改造為影視產業合作基地,目前仍持續與魏導接洽中,魏導也希望該基地改造為南部最重要的劇場訓練及表演場地。

都發局表示,正進行都計通盤檢討草案,該基地擬變更為「創意文化專用區」,同時透過周邊聯外交通、原指定機關與整體都市發展需求及都市防災設施考量,基地擬結合滯洪相關設施、休閒遊憩及電影劇場等相關藝文展演開放空間,並以國有地合作開發及民間參與等多元開發方式,形塑南市大型藝文活動休憩場所及文創外環軸線重要節點。

不過,天馬電台獨具巨大幕形天線環狀排列,在國際罕見,而且在民國六十年代台美斷交之際,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見證台灣在孤立艱困時期,邁向民主發展歷史,而且短波播音覆蓋面積世界第一,在六四天安門鎮壓事件,都發揮「強大功力」傳播,歷史意義重大,文化界呼聲搶救保留,連多位美國重量級參、眾議員也曾向中央表達關切,但因地方及中廣有異見,最終仍未獲列古蹟保留。吳欣修表示,天馬電台遷台至雲林,與中央廣播電台褒忠分台合併重建,預計十月搬遷作業,明年一月完成,雖然文化界爭取保留,但牽涉國防機密,「擁有天線設施,就握有發射權」,因此中央決定天線設施及設備全部拆除,只保留房舍建築。

圍牆被拆 天馬電台設禁入警示牌
CDNS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2015-11-23

安南區天馬電台將於一○五年一月完成搬遷,但廠區緊臨本淵寮排水線的圍牆因河道整治拆除,防汛道路與電台沒有任何阻隔,因有外勞闖入,電台加設「高壓電危險請勿進入,違者究辦」告示牌警示,以免發生意外。

天馬電台與雲林褒忠分台合併重建,預計明年一月完成,中央廣播電台決定拆除天線設施及設備,只保留房舍建築。在天線設施還未拆遷之前,緊臨本淵寮排水線的圍牆因河道整治拆除,防汛道路與廠區沒有阻隔。天馬電台已停止廣播放送,廠區內卻仍有高壓電線。電台人員指出,如果亂碰亂摸可能誤觸高壓電線衍生意外,目前在本淵寮排水線防汛道路旁架設警示牌,並計劃聘僱保全二十四小時管理。

 

天馬電台面積約二十九公頃,中央廣播電台約占九成六產權,少數為國有地、市有地及私人地。中央廣播電台現屬文化部,遷台後土地將歸屬國有財產署管理。市府將與文化部合作提案擬變更為「創意文化專用區」,期望打造南台灣影視產業基地。天馬電台(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巨大幕形天線環狀排列,短波播音覆蓋面積世界第一,在國際罕見,文化界呼籲保留,但是地方及中央廣播電台有異見,最終未保留。

 


 

改建影城 魏導「呷意」

〔2014.05.07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天馬電台將於明年搬遷,現有土地何去何從?市長賴清德表示,未來可能規劃設置電影影城等設施,導演魏德聖希望能做為影城,李安也有提過,但目前主要是缺乏資金。

  • 位於安南區本淵寮的天馬電台佔地廣達32公頃。 (記者蔡文居攝)

    位於安南區本淵寮的天馬電台佔地廣達32公頃。 (記者蔡文居攝)

副議長郭信良昨天在市政總質詢對天馬電台搬遷後何去何從提出質詢。他表示,天馬電台早在民國八十六年地方就要求遷台,九十六年獲准,一百年重啟計畫,將遷往雲林,原先預計今年必須全部遷移完畢,但因作業來不及,恐延到明年初。天馬電台整個面積達卅餘公頃,是一處天然蓄水池,未來不管要做影城或公園,建議市長要好好規劃,留給安南區一個大建設。

都發局長吳欣修說,天馬電台已確定要遷到雲林,預定今年底雲林基地會興建完成,市府將爭取其他規劃和利用。

市府表示,未來安南區天馬電台遷移後騰空土地的使用問題,目前規劃方向包括作為周邊居民休憩的大型公園,也可納入區域排水滯洪功能。另可能引進新的利用方式,規劃設置電影、劇場、影城等設施,目前正在徵求魏德聖導演意願與徵詢其他文化人士的意見。

 

 


 

俗稱「天馬電台」的央廣台南分台位於安南區本淵寮社區,預定年底遷台。 (記者蔡文居攝)
天馬電台負責對國際廣播,電波涵蓋歐洲、北美、東北亞、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記者蔡文居攝)

天馬電台拆天線 台長:與阿共仔無關

〔2013.07.03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天馬電台,最近因拆除部分天線設備,外界爭議不斷,台南分台台長曾文三昨天特別澄清,因配合河川拓寬治水工程才拆除,預計拆除六副天線,「與『阿共仔』完全沒有關係。」

天馬電台七月一日拆除部分天線設備,引起海內外各界關切,認為其環狀排列的天線為國際上獨一無二的廣播建築物,播音覆蓋面積世界第一,也是對中國重要的宣傳廣播管道,主張應予保留。

不過,這十餘年來地方以電台影響地方發展為由,一直要求電台遷移,經協調電台承諾今年底遷台,並計畫遷至雲林褒忠。曾文三說,該台共有四十六副天線,因治水工程需要,其中八副天線位於預定的水道用地,土地也完成徵收,必須拆除。

他說,八副天線有兩副因位於河道邊界不影響治水,經與水利單位協調保留將只拆六副,前天已先拆除其中兩副天線及發射網,鐵塔則事後再拆。他說,天馬電台遷往雲林是既定政策,採先建後拆的方式,未來遷至雲林後,所有對國際的播音還是跟現在一樣。

市府水利局副總工程司詹益欽則表示,該治水工程是由第六河川局辦理,進行本淵寮排水中下游段整治工程,長度約六百四十米,河面將拓寬、堤岸則加高,因屬易淹水區預算必須於年底前完成。詹益欽強調,該局受委託協調天線拆遷事宜,經多次開會協調由天馬電台自行拆除,經費則由六河局負責。

開發天馬電台土地 邀魏德聖會勘 

2013/05/28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安南區天馬電台預計民國一○三年遷移至雲林,三十二公頃國有土地如何利用?市府二十八日邀請名導演魏德聖會勘,尋求共同合作的可能性。都發局長吳欣修強調,市區難有的大面積公有地,市府將以公共價值規劃,不會變更為住、商區變賣。天馬電台正式名稱是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都發局、文化局、新聞處、央廣主任秘書孫文魁及分台台長曾文三陪同魏德聖實勘,並討論開發可能性。因門禁森嚴,外人不得進入,區內有老樹、水池及渠道,生態保存完整。

與吳欣修是老朋友的台南子弟魏德聖表示,目前並沒有構想,且大規模開發也非個人能力所及,只是先來了解環境。天馬電台預計明年遷移至雲林褒忠鄉,而在新聞局裁撤後,央廣歸文化部管轄,但文化部對遷電台後的土地未提出利用計畫,屆時土地將移撥給國有財產局。達三十二公頃土地如何利用?有地方人士建議闢為公園綠地,另還有前民代要求撥出部分土地建廟。

吳欣修表示,市區難有大面積公有地,市府將朝公共設施做最好規劃,考量附近腹地大、人口較少,除了公園外,正尋求各種規劃可能,因此才邀請魏德聖評估是否可興建大型影城,但仍屬初步構想,八字還沒有一撇。不過,他強調,天馬電台土地並不考慮比照東區平實營區模式規劃為住商區出售,絕對是朝最大的公共利益開發。

 

天馬電台再開發 視中央決定
2013.04.23 記者姚正玉/台南報導
針對市議員王錦德關心天馬電台遷移後卅二公頃土地開發問題,都發局長吳欣修表示,現階段只能將天馬電台再開發案縮小原有大學城範圍,看能否整合成一個新的開發案。

都發局長吳欣修指出,天馬電台預定後年遷移,後續卅二公頃土地為原市府推動的大學城計畫,但大學城計畫送至內政部時,因安南區原有住宅區規劃量需達四十萬人口,唯現況只有十八萬,達成率低,故目前內政部尚未通過原有大學城計畫。現階段作法只能在不增加太多計畫人口之下,再徵求內政部是否還有此意願開發此案。由於天馬電台為公有地,日後再開發利用需視中央與文化部討論。

針對蔡玉枝關心原住民學生受教權利,教育局表示,台南市十二年國教推動小組成員中也加入四位原住民代表,原住民學生升學比照現行特種生的加分優待方式辦理。「原住民教育法」是國家法律,台南市依此訂定的「實施要點」,正是要落實法治,至於「原住民教育自治條例」,因牽涉較廣,教育局將另行研議。

 

王錦德關心天馬電台遷址後規劃
記者姚正玉/台南報導
市議員王錦德昨質詢除反核議題外,也建議天馬電台遷移後規劃大型都會運動公園,對於台江文化中心工程一再延宕,要文文化局儘快確定動工日期。昨適逢世界地球日,王錦德質詢關切核能安全,提醒市府團隊如果核四公投被強行通過,要做好相關因應措施。王錦德針對大學城開發,希望藉著天馬電台的遷移,能夠一併納入規劃,並且規劃建設一個大型多功能的體育都會公園。王錦德關心安南區排水,並指出六塊寮排水為安南區安慶里、新順里與頂安里重要排水設施,卻也是這三個三庄頭淹水的罪魁禍首。水利局長李孟諺表示,該區段面臨許多私有地問題,他朝向先建築矮護牆帶私有地問題解決後,再進行整體工程。

王錦德針對台江文化中心工程延宕指出,他一定會好好盯住台江文化中心,希望文化局給一個明確的動工日期,不要每次都是年底且年復一年。王錦德不滿上會期就要求文化局積極保留中石化日式舊宿舍群,但半年多來文化局都沒什麼做為。市長賴清德強調,他已告知中石化,絕不能再有舊宿舍被拆。王錦德指出,安南區與永康區靠太平橋與永安橋連繫,由於兩區人口正快速成長,希望盡速研議規劃新橋。都發局長吳欣修表示,將以安南區怡安路為基礎,延伸至永康區正南六街或正南三街。

天馬電台將搬遷 地方關切土地規劃
2013.01.22 CDNS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位於安南區本淵寮的天馬電台昨日舉辦尾牙宴,由於台南台預定年底前搬遷,尾牙宴恐成為最後一次的惜別餐會;昨日參與餐會的副議長郭信良表示,天馬占地幅原廣大,多達三十公頃,原先規劃為公園地,目前動向不明,他希望市府儘速規劃,善用這塊都市中的綠寶石。

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台又稱為天馬電台,因影響地方發展,促遷十餘年,在立委陳亭妃協助下,遷移整併案確定,分三年編列十五億餘元遷台經費,今年底將完成遷移地上物,遷往雲林褒忠分台,預計年底、最遲明年初搬遷,因此昨日的尾牙宴,可能是在台南的最後一次,包括中央電台的高層以及立委陳亭妃、副議長郭信良與議員謝龍介都前往致意。

天馬電台於民國六十五年建台,由政府委託對國際廣播,電波涵蓋歐洲、北美、日韓及東南亞國家,由於附近住家林立,日漸繁榮;郭信良表示,強盛的電波,已經影響周圍的科工區精密儀器運作,而行經該地附近,手機收訊也被阻隔,因此地方極力促成搬遷。

而天馬用地,在前市長任內,原規劃為公園與商業用地,一度討論為醫院用地,縣市合併後,目前則毫無任何計畫;郭信良說,電台搬遷在即,市府應該對這塊都市中的綠寶石善加整體規劃,包括新市政中心、巨蛋、體育場等都可以列入討論,可以繁榮地方,郭信良表示,新市政中心地方不敢奢望,但希望市府對安南區多些關愛眼神。


天馬電台明年搬 活化土地 擬引民間投資

〔2012.09.04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

位於安南區的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天馬電台),地方認為電台所在地影響發展促遷十餘年。市政府都發局長吳欣修表示,天馬電台已確定明年底搬遷,土地將移撥給國有財產局,未來市府將與國有財產局合作開發,以利地方發展。

對於南藝大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井迎瑞倡議天馬電台應轉型為台南電影文化園區,吳欣修認為電影文化園區的構想很好,不過目前雙方尚未進行接觸。他表示,天馬電台的土地如何規劃應用,未來各種可能都不排除,但原則上希望引進民間投資,避免公部門閉門造車又變成蚊子館。

吳欣修表示,天馬電台在新聞局裁撤後,歸文化部管轄,而文化部對遷電台後的土地未提出利用計畫,屆時土地將移撥給國有財產局。他說,電台達卅餘公頃的土地,因交通便捷,幾已成市區的一部分,且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市區已找不到這麼大的未開發土地。

吳欣修表示,不管是電影產業或其他商業開發,市府規劃時也會保有應有的公共性,包括公園綠地及其他公共設施,讓市民可以參與利用。他說,目前天馬電台仍屬機關用地,未來將與國有財產局合作開發,然後再就引進的產業進行土地分區使用調整,以保有一定的商業價值誘因,吸引民間投資,進而帶動地方整體發展。

天馬搬至雲林褒忠

央廣台南分台台長曾文三則表示,目前遷台計畫均依照原先的規劃進度進行,預定於一○二年底前搬遷至雲林褒忠,現在褒忠的第一期建築物工程已發包,再來則是添購設備,遷台則為第三階段,到目前為止,都依計畫進行中。


催生電影園區 藝文界促天馬電台轉型

天馬電台佔地卅餘公頃,藝文及學界倡議轉型為電影文化園區,電台則保留做為冷戰博物館。 (記者蔡文居攝)

〔2011.11.16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南藝大音像藝術學院結合台南藝文界,力促天馬電台轉型為台南電影文化園區,南藝大院長井迎瑞昨天發起倡議,並計畫邀請台南知名導演李安、魏德聖參與,希望借重他們的號召力,帶動影視產業在台南的發展。

井 迎瑞為國內知名的影像藝術學者,目前擔任南藝大音像藝術學院院長、音像紀錄研究所教授。他表示,現今在台灣能取得大面積的土地興建影城或是電影文化園區的 只有台南市,而天馬電台交通便捷,周遭又有南科、科工區、工研院及南藝大等產學支援系統,不僅極具可行性,對地方發展也是一大助益。井迎瑞昨天結合台南文資協會理事長詹伯望、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等人,倡議在天馬電台設立電影文化園區,當地的本淵寮朝興宮主委王瑞麟也表示支持。

井迎瑞表示,影城主要是要展現台灣文化及反映台灣住民的生活經驗,讓台灣各時期的建築群在此重現,不僅方便拍片,形成影城特色,也有利於觀光及地方就業。

至於天馬電台則可現地保留轉型為冷戰博物館,做為電影園區的造景之一,並可改放送電影音樂。詹伯望表示,天馬電台這種天線全世界恐怕已沒幾套,保留做為冷戰博物館及放送電影音樂,十分有創意。這個創意比「夢想家」值錢多了!

吳茂成則說,大台南以文化立都,透過電影園區的設立,結合台江國家公園、科工區及南藝大引進電影產業,未來也許可以拍一支台灣開拓史詩電影,讓台灣開拓的歷史及生態之美,躍上國際舞台。井迎瑞說,台灣電影目前廣受歡迎,民氣可用,但若是無積極作為,時機不會永遠都在,也不可能靠幾個導演的衝鋒陷陣就能長久發展下去,產官學各界應把握機會為台灣電影做長久性的規劃。

天馬電台小檔案》

台南市天馬電台即現今的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台,民國六十五年建台,負責對國際廣播,電波涵蓋遍及歐洲、北美、中國及日、韓、東南亞國家。天馬電台坐落於安南區本淵寮社區,緊鄰本田路,面積約卅二公頃,土地產權主要為中央廣播電台所有,少數為國有地,土地上目前尚有部分廣播機組及舊有辦公廳舍,對外交通便捷,該電台一度被爭取列為古蹟但未獲通過。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近來電台周圍已相當繁榮,村落聚集,又離台南科技工業區不遠,十餘年來,當地居民以電台電波干擾且影響地方繁榮發展為由,要求電台遷移。去年初立委陳亭妃邀新聞局、央廣及市府相關單位在本淵寮朝興宮召開說明會,當時央廣承諾預計在一○二年底完成遷台,而市府則規劃未來要闢建公園及商業區,希望遷台後能帶動地方的發展。 (記者蔡文居)

天馬電台 後年完成遷移

2011.01.16 記者陳治交報導

延宕十多年的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天馬電台)整併拆遷案,行政院已核定十五億八千萬元遷台經費,民國一百年辦理初期規劃,一○二年完成地上物遷移,相關設備將併入央廣各地分台。

天馬電台即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獨具巨大幕形天線環狀排列,在國際罕見,在民國六十年代台美斷交之際設台,見證台灣在孤立艱困時期,邁向經濟、民主發展的歷史,是南市文化地標之一。

但當地民眾則認為天馬電台長期設立,阻礙地方繁榮發展,且電波干擾影響生活。立委陳亭妃表示,天馬電台拆遷是地方的願望,她在立法院一直關切此案的進展,未來天馬電台拆遷,配合都市計畫、排水系統及公園等公共設施,對地方發展助益良多。

根據央廣擬定的天馬電台拆遷計畫,行政院於民國一百年核定十五億八千萬元遷台經費,一○二年底完成地上物遷移,因覓地遷台阻力大,相關設備將分散遷至該台其他八個分台。天馬電台已設置三十多年,占地三十二公頃,目前屬國有地,將由市府與國有財產局合作重劃開發,打算納入「大學城副都心」都市計畫,辦理區段徵收,促進安南區繁榮發展。


天馬電台列古蹟 沒過
〔2010.10.08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天馬電台申列古蹟案,南市古蹟審查委員會昨日審查,提報的「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委由律師事務所說明,但當地居民與中央廣播電台都堅決反對,居民還當場嗆聲,如果保留下來,每天發動群眾來包圍抗議,委員會審查結果不僅未過關,且不列冊追蹤。

《地方、中廣都反對》

天馬電台即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希望之聲提出天馬電台獨具巨大幕形天線環狀排列,在國際罕見,而且催生於民國60年代台美斷交之際,見證台灣在孤立艱困時期,邁向經濟、民主發展的歷史,而且至今播音覆蓋面,除非洲各大洲都擴及,是南市文化地標。

但中央廣播電台則提出相反意見,認為建物本體與存在時限,並不具特別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幕形天線也非這裡才有,更無代表地方營造特色,或表現地域風貌,並強調其為單純廣播發射分台,未曾有任何重要事件或人物關係。

《民國102年擬拆遷》

當地社區民眾則認為電台長期設立,阻礙地方繁榮發展,且電波干擾影響生活,電台預計民國102年拆遷,堅持必須依照市府向當地民眾允諾遷台。最終經委員討論投票後,「列冊追蹤」未達半數以上出席委員之同意,因此決議「不列冊追蹤」。

安南趕天馬 得花30億
天馬電台已設置30多年,占地32公頃,目前屬國有地,市府打算納入「大學城副都心」都市計畫內,辦理區段徵收,促進安南區繁榮發展,但目前仍是紙上談兵,安南區引領企盼天馬電台遷移。天馬電台遷移案早獲行政院新聞局同意,送行政院院會通過,但是搬遷費包括機具設備更新與購地費高達30億元。

 

國際級古蹟 台央廣天馬 臨存亡關鍵
【大紀元2010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妙任台北報導)座落在台南市安南區的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又名「天馬台」),其獨具的幕形天線環狀排列為國際上獨一無二的廣播建築物,播音覆蓋面積傲居全世界第一,為值得台灣極力保存的國際級古蹟。現任央廣董事楊憲宏認為天馬台應該被保存,「這是一種光榮,這是歷史的光榮」。

歷經今年一月央廣董事會以「分台整併」為由,決議拆遷天馬台之後,台南市政府接獲提報申請「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天馬台)指定古蹟」案,將於10月7日進行勘查及審議,屆時將決定天馬台是否能成為台南市市定古蹟而被保存下來。申請天馬台為古蹟一案的提報人之一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臺灣區總經理柯宜君女士表示:「不能坐視天馬台因分台整併計劃被夷為平地。」

孤立年代天馬誕生 伴隨台灣起飛

天馬台催生於歷史性的時刻,回顧民國60年,正值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際,當時中美尚未斷交,美國對台灣援助方式與內涵逐步轉變中,在此背景下由美軍協助規劃的天馬台,強化央廣播放範圍。為了突破台灣的外交困境,打造廣泛對國際發聲的平台,在設計上以20座75米高的巨大幕形天線環狀排列,以求播音覆蓋面積可達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歐洲、澳洲、甚至美洲。這種為了因應台灣獨有的外交困境而設計的環型排列天線,為現今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廣播建築物,至今天馬台的播音覆蓋面積仍是世界第一,除了非洲以外各大洲皆可覆蓋。

楊憲宏指出:「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台灣應該傳遞出自由民主的影響力,現在的時機對台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分界點,如果我們能夠超越這個層次,為這個世界去改變中國,把中國改變成一個真正民主、自由、人權的國家,我們如果不努力就會被中共拖下去。」

柯宜君則指出,保存天馬發光發熱的能量,正呼應了馬英九總統於2009年簽署批准國際人權「兩公約」,保障台灣自由訊息的傳遞的精神。她認為天馬台帶有傳遞自由訊息到國際上的使命,具有像稀世珍寶一樣的價值必須被延續。

突破封鎖 對全球播送台灣成就

天馬台於民國65年完工開播。天馬台不僅突破台灣退出聯合國後的外交封鎖,也將中華民國的民主制度、社會文化與經濟成就播送到世界各地的平台,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樑。在反共意識仍鮮明的年代,天馬台起到了「對敵(中共)心戰」與「反制中共宣傳」的保台功能。特別在中共「六四」屠殺天安門學生之際,儘管中共極盡封鎖新聞之能事,天馬台仍然不斷對中國大陸播音,使大陸民眾獲得「六四」學生運動的重要訊息,更讓許多被中共通緝的民運人士得以獲得即時資訊,提高警覺,免於中共的迫害。

守護「天馬」 守護台灣的根

現任央廣董事楊憲宏回顧天馬台的歷史,他認為天馬台應該被保存,這也是今年一月在央廣董事會上談分台整併時的建議,因為「這是一種光榮,這是歷史的光榮。如果任何人想要把他拆掉,等於毀壞了台南曾經在這個歷史上的貢獻,台南的意見領袖應該大聲站出來,來為這塊古蹟的生存奮鬥。」

楊憲宏指出台灣要堅持自己的價值必須有自己的根,他說:「生根的動作就很重要,生根在台灣,我們的根是在台灣。」天馬台除了伴隨台灣走過三十幾年的歷史,更因自由訊息的傳遞奠定了天馬台的歷史價值,楊憲宏認為這正是台灣應該要守護與發揚的元素。「我們從台灣出發所長出來不是只是像開花,像放煙火一樣,不是;而是你要實際地去進行任何民主、自由、人權的光合作用,應該會散發出這種元素,你應該是做這個事情。我想世界對台灣有很高的期待。」

楊憲宏也指出,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台灣應該傳遞出自由民主的影響力,現在的時機對台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分界點。他說:「我們能向上提升或是向下沉淪都看現在。如果誤解了財富的意義,然後就跟中國共產黨那些人綁在一起,我們就向下沉淪。如果我們能夠超越這個層次,為這個世界去改變中國,就能把中國改變成一個真正民主、自由、人權的國家。我覺得就只有這兩種結果,我們如果不努力,我們就會被它拖下去。」

延續天馬使命 自由訊息傳遞國際

本次申請天馬台為古蹟一案的提報人之一柯宜君女士,為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台灣區總經理,她表示不能坐視天馬台即將因分台整併計劃被夷為平地。她說:「天馬現在面臨的,要被結束生命這樣一個事情,我們是不可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的。我們一定會讓天馬延續他的生命,繼續做他該做的事。然後也跟希望之聲一起繼續提供所需的自由訊息,繼續把這段輝煌的歷史寫下去。」

她並且指出,保存天馬發光發熱的能量,正呼應了馬英九總統於2009年簽署批准國際人權「兩公約」,保障台灣自由訊息的傳遞的精神。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九條寫道:「人人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此項權利包括尋求、接受和傳遞各種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論國界,也不論口頭的、書寫的、印刷的、採取藝術形式的、或透過他所選擇的任何其他媒介。」

她認為天馬台帶有傳遞自由訊息到國際上的使命,具有像稀世珍寶一樣的價值必須被延續。她說:「天馬在我來看,他是有生命的。我覺得我們只能夠幫助他,繼續他的使命,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自由訊息 台灣最好的屏障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總裁曾勇認為:「大量的、透明的、即時的資訊,今天就是台灣的屏障,它可以保護台商的權利,它可以保護台灣人民的健康安全,它可以傳遞台灣的真實情況,這都是台灣今天需要的。反過來講,支持中國大陸的新聞自由,支持中國人民的知情權,是民主、自由台灣的責任。這麼做不僅僅是在道義上是正確的,而且是台灣能為中國大陸今天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也是台灣對自己未來的最好的投資。」曾勇表示,今天能促成一個正面決定的台灣的每一個人,從政府到民間,將來必定會對今天的決定感到自豪和驕傲的!

 


【天馬電台小檔案】 

俗稱天馬電台的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是央廣十九個發射台中,唯一發射功率遍及全球的分台,目前主要業務為對歐、亞洲各國廣播。特別的是,因八八水災時水淹及胸,該分台財產還包括膠筏一艘。央廣在民國五十八年取得安南區本田路旁用地、六十二年興建,電台六十五年開播。分台台長曾文三表示,因當初施工單位為天馬工程,天馬電台俗稱就被地方沿用至今。

天馬電台是央廣十九個分台中,發射功率最強、唯一涵蓋全球,目前主要業務是對歐、亞各國發送節目,曾文三說最受歡迎的是日語節目,日本甚至還有聽友會。天馬電台用地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因央廣為國有,無償使用土地,遷台後土地將歸還國有財產局。天馬電台現有員工二十人,電台平時並不對外開放,因此區內樹木成林、野鳥棲息。特別的是除了機房及發射台設施外,由於八八水災時電台水深至成人腰部,為此還購置膠筏划進划出,搶進設施,這艘船也成為電台最特別的財產。(記者吳孟珉輯)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