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移民──也談,外地人在台南開店

 

葉淳之 

這些年,古都台南似乎變得很夯,端午前夕,筆者回到府城故鄉,見到街上又有新店開張,是一棟老建築改造,販賣飲料輕食和生活雜貨,空間簡素大方、品項淡雅可喜,趨前一問,並非本地人,而是台北人來此築夢。

是的,現在看到台南新店開張,店主是外地人比例大為提昇,無論是觀光區的安平、正興街、孔廟文化園區,或是各處巷弄閒角,許多人到台南落戶,過起嶄新尋夢生涯。或許,當北部地價變得高不可攀,房貸租金成為不合理的負擔;或許,當厭倦了冰冷的數字追求,效率變成令人痛恨的指針;或許,南方生活的門檻較低,容納更多創意思考空間;或許,當膩煩了無面目的高樓,開始向往充滿文史故事的街道,「島內移民」遂成為一種新趨勢,帶動移居台南的上升,許多人到這裡豪情實驗、開創人生,這已經不是新聞。

台南孔廟(圖片來源:by 王崎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但是,移居一向就有「人生地不熟」挑戰,就算是種族相同、語言相通,面對不熟悉的人情與陌生環境,一切都要重新摸索,就算資訊流通的今日,仍有比在原鄉更多的風險。這些年,在地人看見各家商店起落,觀察出比較夠存活的法則,除了基本經營因素(例如地點、商品、服務、空間、價格、人事等),其實還有重要的原因,便是:「能否融入在地脈絡」,甚至這才是關鍵的決勝點。

其實台南人情溫厚,很少排外心態,但是比起台北都會,南部交往圈子較小、人際溫吞慢熟,雖然熱情友善,但是談到商業交易、酬酢往來,就有其固定、長久與忠實性。對老台南人來說,決定到哪間店消費,除了實際的位置或價格考量,很重要的是到熟人的店捧場,因為那不只是單純經濟選擇,還是人際脈絡的強固、朋友生計的支持、以及互惠互利的斟酌,背後帶有多重意義,也算是人類學儀禮之展現。

但是這對外地人就形成了考驗,曾有設計工作室,搬來之初幾乎沒接到本地委託案,過了一段時間,還是只能靠過往客源;也曾有外地雕刻師傅,在府城大路邊開設工藝行,半年卻都沒有正式生意,讓他大呼負負。若以商店來說,就算開在觀光地區,也會有淡旺季之別,不見得天天有觀光客,最重要的穩定客源,畢竟還是在地支撐,生意才能長長久久,生活不會無以為繼。

或許,不只台南如此。就以最近成為話題的「港人移居台灣」,近年因為政經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港人搬到創業成本較合理、而且較重視生活品質的台灣。例如台北市的「婆娑咖啡」,就是由兩位香港人開設,但是開業前四個月,因為缺乏宣傳和人脈,一天常常只賣一杯飲料,這樣苦撐一年,差點考慮回香港領救濟金。經過在地店員指點:台灣人習慣到朋友或網路推薦的餐廳,嘗試多舉辦活動,修改菜單和餐點,假以時日才擺脫窘境,在商圈站穩腳步。

婆娑咖啡(圖片來源:婆娑咖啡粉絲專頁)

經營的人脈本來就很重要,只是南部似乎更顯著。府城像一盆溫溫的文火,雖然老成卻沒失去活力,只是焙火需要多點時間;所以建議離枝尋夢的青鳥,除了顧好經營的本源,能夠主動踏出人際藩籬、多方交往在地朋友、相識意見領袖、傾聽本地需求,增強正面互動,也能激發更多創意。讓自己如同南人一般生活、同樣熱愛這塊土地,假以時日,溫暖的南方必定會接納你們。

我想會選擇島內移民,是代表了對我島的眷戀,卻又不失冒險闖蕩特質,謹此不忝分享這點秘訣,希望無論是本地或外地人,都能在自己選擇的地方,栽植出豐美華碩的花園,給彼此再多點時間,奠定長遠扎根的能量,無限祝福、祝福無限。

作者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府城人,兒時活動領域是台南市中區和安平區,及長遍及台灣頭尾和海外。擔任過記者、製作人,得過一些文學獎,著作有《島嶼軌跡》、《我們的島》、長篇小說《冥核》和《思慕微微:走尋裡台南》等多本。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