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星鑽計劃】見證運河滄桑史 老台南人共同記憶 舊漁會倉庫(舊魚市場)將拆除 文化界發起搶救
Table of Contents
舊魚市場變星鑽 南市府:態度開放
〔20160821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八十歲台南舊魚市場保留議題,捲起文化波浪,網路連署逾千人,文史學者、民代聲援,網友發揮想像力,文史結合地景,創造一顆閃亮「運河星鑽」。
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公民參與線上報名,將於廿二日下午三時結束,目前團體與個人報名共有五十五人,將視報名情況,儘快安排公民對話的時地場次,市府強調,考量舊魚市場與民眾連結記憶,秉持開放態度,藉由與公民對話,大家集思廣益,取得兼顧理想與實際的共識,市府不預設立場,會坦然面對各種方案所產生的問題與困難,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逾千人連署保留 提創新活化
中研院台灣歷史研究所所長謝國興表示,支持「魚市場必須在原地保存才有意義。」曾在成大就讀的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榮芳杰也加入搶救連署。
榮芳杰也認為,不一定法定文化資產才是唯一的路,長遠來講,南市應該建立典範,讓其他城市的人知道,「原來老房子不用指定文化資產,城市的治理者也一樣可以給它古蹟級的對待方式」,更好的教育機會,就是用老房子在現址做歷史傳承,不要因為怕房子被拆,就選擇採用指定古蹟為出路,「古蹟身分是錦上添花,不該是終極目標」。台灣有很多廢墟,最後就是變成文化資產或拆除,大家應清楚思考是否有第三種可能,就是好好提出創新做法,「讓歷史與當代生活機能結合在一起」。
市議員邱莉莉表示,台南以文化立都,市民會嚴格檢視市府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立場,舊魚市場拆除過程是否謹慎,代表市府對文化的重視程度,先確定舊魚市場是否符合文資身分,才適合討論後續採取的處理方案,她要求文化局重啟文資調查,調查結果出爐前,應停止拆除作業。
還有網友模擬台南舊魚市場,建議今年T-Bike上路,加上台南運河及安平觀光船,魚市場正好在運河中間,可作為旅遊服務中心、販售觀光船船票、增設T-Bike服務站,出發前喝上一杯台南好茶,「低碳生活城市,全台最美的自行車租借站」。
喊留舊魚市場 文化思維發酵 賴清德指示局處 施政考量文化思維
〔20160819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八十歲台南舊魚市場保留議題獲得回響,市府展現誠意,將於下週舉辦公民對話,由於近來包括鐵路地下化以及西市場規劃案,引起各界不同意見,市長賴清德昨在市政會議上強調,包括老街、老屋、老樹,在地文化公民所關心的問題,市府從不等閒視之,為保存這些珍貴的在地記憶,持續與各界溝通,希望將文化思維深植於施政考量優先順位。對於外界質疑有圖謀商業利益,市府才非拆不可,市府也嚴正駁斥,要求拿出證據,以昭公信,並盼望對城市的想像是互相參與激盪,而不是詆毀。
他在會中要求相關單位,面對民眾質疑及徵詢,要平心靜氣說明,遇到抗爭,仍須「溝通、溝通再溝通」,務實面對,讓民眾瞭解市府施政考量,注意保障相關當事人權益。賴清德指出,台南是歷史悠久的城市,過去受限於中央資源分配不平均,城市發展速度比北高兩直轄市緩慢,因此也保有更多老屋及老街巷弄,縣市合併後,城市幅員擴張、人口增加,各項公共建設需求也日益迫切,都市規劃也須更加宏觀,過程中如何處理有關城市發展、歷史記憶保存拉鋸和妥協,成為關鍵議題,由於牽涉都市計畫、公共景觀、消防安全、區域繁榮及歷史記憶等層面,相關局處首長應自許為「文化局長」,讓所推動業務都容納文化思維,真正展現台南文化立市的高度與格局。
學者︰古是海港城 就該結合舊魚市
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李文環表示,安平和台南原本都是面向海洋的海港城市,戰後,港口高度管制、填船渠、溪溝蓋成馬路,其實就是戒嚴時期的「陸封思想」,中國城盲段這樣的空間符碼,正投射時代集體心態,市府勇於拆掉中國城,重塑台南運河水域,正可結合台南舊魚市場地景,再一次成功翻轉城市。
民團︰原地保留 新舊融合翻轉台南
搶救舊魚市場團隊表示,原地保留台南舊魚市場,不僅是歷史記憶與見證,其位在台南運河史發展樞紐上,加上市府正著手發展運河觀光旅遊,新舊融合翻轉台南朝向海洋城市重要契機,例如韓國李明博大刀闊斧再造清溪川,市長賴清德執政團隊也有魄力克服萬難,拆除幾十年都市發展沉痾的中國城問題,台南運河新生命打開視野,讓大家看見一個更寬闊的台南,「開啟運河,向著海洋、揚帆而升」。
台南80年舊魚市場恐拆除 網友連署搶救
〔20160815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市府要拆掉80年歷史台南舊漁會市場,文化界發起網路連署搶救活動,「呼籲台南市政府立即停止拆除舊魚市場」,盼望珍視台南產業遺產,推廣台南運河文化。
發起人呂偉正表示,多元文化地景的留存與活化,更能豐富台南這座歷史城市,已有80年歷史的老建築不留,何來傳承的百年古蹟?自詡為文化首都的台南,應謹慎處理舊魚市場的保存與活化議題,更需立即重新啟動文資身份調查,將其建築保存納入計畫,並加以活化運河周邊的文化元素,讓魚市場轉變成為台南運河的新亮點,用歷史的高度建構出文化首都的格局。
連署網友留言:「希望市府不要將『台灣京都』只當作政治宣傳口號,應該更積極有所作為」「拆掉80年的城市記憶,就不會有100年的城市記憶」「請維護台南的文化資產,拜託!別因為新建設而剷平屬於台南歷史與文化的象徵」。知名文史工作者凌宗魁也加入連署活動,留言「府城擁有台灣文化首都美名,切莫摧毀自己珍貴的文化寶藏」。
抗議拆舊魚市場倉庫 府城知名咖啡退文化局刊物
〔20160814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進場拆台南舊魚市場倉庫,引起台南藝文界及文青店家發出怒吼,繼奉茶老闆寫詩葉東泰痛批台南的恥辱之後,府城知名老屋咖啡「甘單咖啡」負責人王宏榮也霸氣相挺,拒絕文化局刊物進駐寄放,以表達政府漠視文化資產的抗議。
已有80年歷史的台南舊魚市場倉庫,市府認為不具文資保存價值,這幾天已進場進行拆除鐵皮屋頂及鋼樑,連日來引起台南藝文界的不滿及抗議,古都再生保存文教基金會也表達聲援,認為這正反應出行政部門在「文化首都」施政主軸下「失格」的決策!
位於開隆宮前的「甘單咖啡」在臉書貼文「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台南」,負責人王宏榮說,「我決定『甘單』不想再浪費空間擺放有關文化局任何文宣雜誌,以代表抗議拆除魚市場倉庫的舉動,因為這一切都不具備文化價值。」
王宏榮今天受訪說,舊魚市場倉庫是記錄台南市庶民生活一個重要的歷史建物,國外很多舊工廠、舊倉庫都可創新保存下來,為何我們就不能?它是台南的故事,記錄台南庶民生活的點滴,既然政府都不重視了,要拆了它,那文化局擺放店裡的刊物文宣,宣傳台南古都的文化,看起來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即日起退掉,不想再浪費空間擺放這刊物文宣。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該局都是依法,依程序在處理,因古蹟委員審查結果該建築並不具文資保存價值,建物如何處理應回歸業務主管單位來回應。而他對台南市民對文資保存的用心和態度可以理解,也因為這樣,台南市實質上也保存了比外縣市還要多的文化資產。
舊魚市場「頂」拆了 搶救聲更急促
〔20160812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位於中國城旁、台南運河畔的舊魚市場倉庫,已有八十年的歷史,是老台南人的共同記憶。在台南文史工作者發起「搶救台南舊魚市場」,希望市府留下這棟具有庶民文化的老建築;不過,市府還是決定拆除,這幾天已進場先拆除鐵皮屋頂,台南又將少了一棟老建築。
對於民間發起保留搶救聲音,上個月,市府還表示相當重視,並指思考方向將建築遺構移到未來中國城潟湖廣場景觀併同規劃設計,或移至運河星鑽土地上,另外也表達可思考都計變更為廣場。
「搶救台南舊魚市場」發起人呂偉正表示,舊魚市場倉庫往昔是澎湖魚貨運抵的重要交易行口,周邊有船五金、冰廠、造船廠及青果菜市場,可說是最熱鬧市集,早年還有台南人俗稱的「碰碰船」公共汽船,幾乎是六、七十歲以上長輩共同記憶,見證新運河開闢後漁業興衰史,市府不要說拆就拆,希望保存下來,與運河星鑽計畫一起共榮共存。
台南智庫︰市府應保留其他的可能性
台南智庫執行長黃建龍表示,該建物並非危樓,不需要現在就把它拆除。如果只是拆除鐵皮屋頂,還可接受,目前還未配地,也還沒有完整的規劃,建議市府應該保留其他的可能性,不希望立即拆除。地政局長洪得洋表示,該建築因不具文資保存價值,鐵皮屋頂該局這幾天已先派人進行拆除,而木構的部分,文化局決定保留,則由文化局負責移除木構。文化局︰木構部分 將移除保留再利用,文化局長葉澤山則表示,經古蹟審查,舊魚市場並不具文資保存價值,而木構的部分,則將移除保留再利用。
拆舊魚市場倉庫 奉茶老闆寫詩批評
〔20160812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已有80年的歷史台南舊魚市場倉庫,是老台南人的共同記憶。在台南文史工作者發起「搶救台南舊魚市場」,希望市府留下這棟具有庶民文化的老建築。不過,市府這幾天已進場展開拆除,搶救團體今天下午也將發起快閃抗議行動,台南知名「奉茶」茶飲,老闆葉東泰凌晨則發表一首詩作痛批,是台南的恥辱。
葉東泰獲悉舊魚市場要拆,氣到不行。他說,「這要抗議啦!」
葉東泰今天凌晨寫了一首「台南不能是條死魚」的新詩。他說,「我們的家再舊,皆有窩心之處;魚市場再破,有新創舉之能」「城市先民資產,不會運用,是恥辱;台南不能是條死魚,連自己先人打拚的現場,顧不了,也不顧。」以詩表達對政府的抗議與悲憤。
「搶救台南舊魚市場」發起人呂偉正表示,舊魚市場倉庫,往昔是澎湖魚貨運抵的重要交易行口,周邊有船五金、冰廠、造船廠及青果菜市場,可說是最熱鬧市集,見證新運河開闢後漁業興衰史,也是老台南人的共同記憶,市府不要說拆就拆,希望保存下來,與運河星鑽計畫一起共榮共存。
台南智庫執行長黃建龍表示,該建物並非危樓,不需要現在就把它拆除。如果只是拆除鐵皮屋頂,那還可接受,目前還未配地,也還沒有完整的規劃,建議市府應該保留其他的可能性,不希望立即拆除。
地政局洪得洋昨天回應表示,該建築因不具文資保存價值,鐵皮屋頂該局這幾天已先派人進行拆除,而木構的部分,文化局決定保留,則由文化局負責移除木構。
文化局長葉澤山則表示,經古蹟審查,舊漁市場倉庫並不具文資保存價值,而木構的部分,則將移除保留再利用。
詩作全文如下:「台南不能是條死魚 在海裏 被大魚吃了 上岸 被大人吃了 死在海底無葬身之處 在魚市場 至少 會安置在某肚腸處 我們的家 再舊 皆有窩心之處 魚市場 再破 有新創舉之能 何況 老屋稍稍整理 如321 藝術成聚落 老魚市場 小小的 轉彎 改造 會溫暖 台南人 心靈的胃腸 城市先民資產 不會運用 是恥辱 台南 不能是條死魚 連自己先人打拚的現場 顧不了 也不顧」
老台南人共同記憶 80年舊魚市場倉庫要拆了!
〔20160811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位於中國城旁、台南運河畔的舊魚市場倉庫,已有80年的歷史,是老台南人的共同記憶。在台南文史工作者發起「搶救台南舊魚市場」,希望台南市府留下這棟具有庶民文化的老建築,不過,市府還是決定拆除,這幾天已進場先拆除鐵皮屋頂,台南又將少了一棟老建築。
對於民間發起保留搶救聲音,上個月,市府還表示相當重視,並指思考方向將建築遺構移到未來中國城潟湖廣場景觀併同規劃設計,或移至運河星鑽土地上,另外也表達可思考都計變更為廣場。不過,言猶在耳,今天傳出已經開始拆了。
「搶救台南舊魚市場」發起人呂偉正表示,舊魚市場倉庫,往昔是澎湖魚貨運抵的重要交易行口,周邊有船五金、冰廠、造船廠及青果菜市場,可說是最熱鬧市集,見證新運河開闢後漁業興衰史,也是老台南人的共同記憶,市府不要說拆就拆,希望能保存下來,與運河星鑽計畫一起共榮共存。
台南智庫執行長黃建龍表示,該建物並非危樓,不需要現在就把它拆除。如果只是拆除鐵皮屋頂,拿還可接受,目前還未配地,也還沒有完整的規劃,建議市府應該保留其他的可能性,不希望立即拆除。
地政局洪得洋表示,該建築因不具文資保存價值,鐵皮屋頂該局這幾天已先派人進行拆除,而木構的部分,文化局決定保留,將由文化局負責移除木構。
文化局長葉澤山則表示,經古蹟審查,舊漁市場倉庫並不具文資保存價值,木構的部分將移除保留再利用。
見證台灣運河史 台南漁會倉庫盼活化
2016-04-28 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台南區漁會位於運河星鑽區段徵收範圍,地方人士擔憂見證台灣運河史的漁會舊倉庫會被夷平,市議員洪玉鳳昨呼籲文化局盡速納入文資評估,保留一線生機。但文化局表示,漁會倉庫後期加建,外觀已與最初不同,建築型式也較單一,也非列冊建築,拆除與否的決定權不在文化局。市議員洪玉鳳在議會質詢指出,位在運河上的「原台南運河海關」見證運河運輸歷史,已列為市定古蹟,當年魚貨就是運到現今區漁會旁的「台南船溜」魚市場,早年稱「舊漁會行口」。有80年歷史的魚市場,後成為台南市區漁會倉庫,富歷史意義,值得保留。
洪玉鳳以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塔卡德麗娜市場活化再生為例,指台南舊漁會倉庫與聖塔卡德麗娜市場外觀相似度達90%,市府應借鏡國外成功活化案例,重視並規劃保留。
市議員郭國文昨則建議,歸仁農會起家厝、新化蘇家古厝、關廟方家古厝等老屋,因產權不明、公部門無法挹注私有財以及建物歷史性認定等因素,無法被認列古蹟。他建議文化局,不妨從「無形文化資產」角度保存,因為古蹟並非修復、維護即可,如何原本保存古蹟與在地人文融合的歷史,同樣是門學問。
歐洲舊市場重整 變城市金雞母
〔20160410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未來舊漁會倉庫何去何從?配合未來中國城拆除後發展的可能性,文史界建議恢復它賣魚的市場功能重新設計,黃建龍說「只要轉個彎,就會有無限的可能與價值」。
台南公民智庫執行長黃建龍說,老建築、古蹟之所以是「資產」,不僅是因其歷史人文無形價值,國家財政的困頓,加上現代社會創意,讓它進一步成為「有價的資產」,多被有創意使用,西班牙都市計畫師Juan就舉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畢爾包(Bilbao)有類似挑高小市場,出租給健身房案例。
他表示,國外案例有些歐洲的舊市場翻新重整,甚至有許多「全新」的市場,反而是因為要保存重要的地下遺址而改建,其中最適合對照運河舊魚市場的案例首推馬德里(Madrid)的聖米歇爾觀光市場。
它是位於馬德里舊市區的舊市場,市場內部改建成各式可品嚐小吃與販售特色點心、伴手禮的小市集,中央留有大片座位區,成為觀光客必訪勝地,同時保留一些原本市場內的攤商,但也多轉型兼賣現場品嚐販售。
黃建龍表示,越現代化城市,就越重視歷史保存,這些歷史建築不但不是負債,反倒是城市發展的金雞母。
搶救舊魚市場 民團籲借鑑西班牙
〔2016.02.01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八十年歷史的台南運河舊魚市場(現為台南市區漁會倉庫)岌岌可危,台南公民智庫執行長黃建龍表示,原台南運河海關都已指定古蹟保留,而運河舊魚市場是昔日交易場所的歷史連結見證,豈有被拆除的道理,將發起連署座談會,籲請市府重視保留。
黃建龍指出,同樣位於運河歷史地軸上的「原台南運河海關」,見證安平港與新運河開港歷史,是府城港口變遷重要地標,當時船貨交易繁盛,因而設置海關,運河舊魚市場即是相關設施,同樣具有重大歷史見證意義,若真要拆掉,實在說不過去。
他舉西班牙畢爾包為例表示,這座曾是鋼鐵與造船工業城市,後來都市更新,保留諸多昔日歷史空間元素,之前台南社大邀請西班牙學者參訪南市,提到畢爾包有類似舊倉庫再生利用案例,民間企業用來作健身房,運河舊魚市場基地在中國城都市計畫內被列為商業區,就地保留並不衝突,更能彈性思考再生活化價值,延續歷史空間意義。
台南運河舊魚市場,雖然外觀被鐵皮屋包覆,但是日治時期建築外構仍相當完整,柱子屬於愛奧尼柱式。在日人開闢台南新運河風光時代,包括中國帆船、澎湖漁獲及日本海輪都是從安平港經此運河水路進泊市區。
見證運河滄桑史 舊漁會倉庫將拆
〔20160120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中國城拆遷戶幾乎已搬空,市府最後限期二月十六日,否則將斷水斷電及強制拆除,曾見證運河滄桑歲月,台南舊漁會倉庫(前身為魚市拍賣場)也在拆除範圍,陪伴多少漁帆點點的地標即將走入歷史,讓老台南人十分不捨。
台南區漁會辦公廳舍搬遷,引發市府與漁會土地風波,財政處表示,區漁會將於廿八日舉行理監事會,討論承租市府提供的替代位址,該漁會舊倉庫土地與建物,約於民國四十五年就登記在市府名下,非歷史建築也不屬古蹟,將配合中國城暨運河星鑽開發計畫拆除。
都發局表示,漁會倉庫位址配合都計變更為商業區,攸關將來跨區段徵收的配地權利,就地保留恐有困難。
由於中國城暨運河星鑽跨區段徵收案,中國城本體已陸續完成點交作業,市府搭設圍籬,雖然市府要提供環河街五十六號做為搬遷新址,但現地舊倉庫前身即為魚市拍賣場,也是運河盲段填平後,唯一仍留存見證新運河開闢後的漁業興衰史,未來拆除消失,讓許多老台南人不捨。
文史工作者李文雄表示,魚市場尚未遷移至安平港行口時,昔日舊魚市拍賣場每日人聲鼎沸,包括當時蔡介雄家族與地方聞人「紅龜印」二大家族的船隻漁獲交易,及澎湖魚貨都運抵這裡交易,周邊有船五金、冰廠及青果菜市,可說是市區最熱鬧市集。
保護歷史建物 莫成空談
20160125 記者洪瑞琴/特稿
台南運河即將再造重生,大家都樂見,而且趁市區漁會搬遷好時機,土地建物皆回歸市有,這棟見證運河史的漁會舊倉庫(舊魚市場)正好解除長年束縛的鐵皮,展露斑駁面容卻又優美的窗柱線條,訴說屬於運河自己的故事。中國城建於原台南運河盲段,時空變遷下,讓這個曾風光一時的超大型住商複合大樓沒落,衍生治安與環境衛生隱憂,終究難逃都市更新命運。
相信多數市民期待中國城走入歷史,蛻變後的新貌,還給市民優質兼具生態親水空間,重塑昔日運河流域想像。可是這般美景期待,難道沒有新舊時空交錯的想像嗎?也正因老舊建物位在商業區都市計畫內,文化資產結合商業觀光地盡其利,更能天馬行空發揮想像。
市府砸大錢徵選國際競圖,宣稱設計融入運河歷史與都市生活空間,卻無視於運河畔就有棟滄桑見證昔日漁獲滿載的黃金流沙歲月,若只是「看新、不看舊」,再有多棒的舉世無雙創意塑景,都只會讓人遺憾搖頭!
80歲台南市區漁會舊倉庫 文化界串聯搶救
〔2016.01.23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文化保存的事情,不是只有誰的事情,這是居住在這座城市人民的共同責任」。台南市區漁會舊倉庫前身為日治時期魚市場,今年要滿八十歲了,為僅存見證運河史的地標,不是古蹟、也不是歷史建築,卻因在中國城暨運河星鑽跨區段徵收計畫的拆除範圍內而「老命不保」。文史旅遊達人呂偉正與文化界在臉書發起「一人一信」寫給市長及文化局長,呼籲公部門三思。
舊倉庫未列歷史文化名單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去年底針對中西區可能具文化資產價值建物進行列冊審查,標的共有二八五處,來源主要是九十四年時文化局就中、西區兩區歷史建築清查名單,文化部調查中央各部會具有文資潛力位於中西區及專案小組審查過程中建議新增名單進行複勘,以建物保存狀況是否仍具真實性與完整性、就其歷史文化價值加以判定是否列冊,審查後列冊數量二一二處,包括近現代建築、傳統街屋、閩式建築、木構造建築等各種類型,可是漁會舊倉庫未入列冊名單。
呂偉正表示,未列入古蹟或歷史建築物,就沒有留下的權利嗎?那是規定,已經不符合人民期許,台南不只有古老時期的赤崁樓、孔廟、安平古堡這類「A咖的大牌古蹟」,而應該廣納保留其他有人文價值的建築,多留幾處「B咖、C咖」台南百姓記憶中的歷史地方。
文史工作者陳秀琍PO出「大阪朝日新聞」舊剪報,內文即提到其落成式於一九三六年五月七日舉行,建坪約三百多坪,證明運河舊魚市場今年剛好八十歲。
她表示,從文史資料可知,台南魚市場原本設於今台南西市場內,一九二六年台南新運河完工後,許多魚貨於今中國城的船溜上岸,因為還要運至西市場,雖路程不遠,但總有些魚貨在此就自行交易形成管理不易,運河的台南魚市場即應運而生,見證台南運河史的老舊建築,將和中國城一起拆除,實在很可惜!文獻委員鄭道聰表示,城市開發過程中,該思考如何保留歷史空間意象,台南運河是重要文化遺產,相關歷史見證元素都應珍惜維護,而不是單一建物保不保留,與文化公部門爭辯,如何創造整體文化價值衍生運用,值得大家平心靜氣向主政者提出最佳論述。
非歷史建築或古蹟 漁會日據建築將拆
CDNS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2016-01-19
車庫被封,區漁會將於二十八日舉行理監事會討論搬遷事宜,但見證運河風華的漁會日據建築該不該保留?市府表示,土地已劃為運河星鑽商業區,且建物非歷史建築亦不屬古蹟,應配合中國城整體開發計畫拆除。
運河星鑽區段徵收案中的中國城建築本體已完成土地及地上物點交,市府並進行圍籬。不過,同屬計畫區的漁會現址則引發爭議,市府提供環河街五十六號做為搬遷新址,但因漁會迄未搬遷,市府要求漁會交還市有地。為此,漁會一度揚言要至蔡英文造勢大會鬧場。經雙方溝通,漁會與漁民並未到場,漁會並將於二十八日舉行理監事會討論。 到底要不要拆屋還地?有老一輩台南人感到不捨,因為早年漁會拍賣市場未遷至安平二行口時,這是運河畔最熱鬧的地區,每日人聲鼎沸,且舊倉庫是在運河盲段全填平後,僅存唯一見證昔日新運河漁業發展史舊建築。不過,市府表示,漁會所在地已規劃為運河星鑽商業區,且其土地所有權早在民國四十五年就登記為市有,建築亦非指定的歷史建築或是古蹟,因此還是要按原計畫拆除。
漁會擬拆 文史工作者籲三思
CDNS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2016-01-20
文史工作者黃建龍認為,漁會是目前唯一僅存運河盲段港口的實體見證,不該輕易拆除。(記者林雪娟攝)
針對市府有意拆除台南市漁會,文史工作者黃建龍廿日表示,相關單位對開發案的認定唯有新和大,市府一方面大力推動老屋保存,一方面又要拆除具有歷史的老屋,如此思維令人遺憾。漁會建築雖非歷史建物,卻是目前僅存可以見證運河盲段港口的實體,拆屋還地作法應該要三思。
西班牙托雷多大學博士候選人黃建龍指出,市府和民間力推老屋保存,將老房子作為台南發展最重要特色,並對國外媒體加以宣揚,可是不同主管機關面對老屋,態度卻是大不同。漁會建築是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屋,以拆屋還地、規劃發展名義欲加以拆除,他相信對極力主張歷史保存的市長賴清德來說,應該不樂見。
他說,該建築物可以說是運河、產業及安平發展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鄰近的海關已經列為古蹟,該區還有運河對岸舊造船廠的運河舊河堤,且運河今年逢完工九十週年,漁會建築除見證運河風華,也是台南漁業史發展中不可被遺忘的一環。他認為漁會建築和傳出要拆除的舊漁貨市場,應該要儘速列入保存。他強調,該建築是目前僅存可以見證運河盲段港口歷史的實體,市府以運河星鑽商業區等單純經濟利益來思考,思慮未免不周全,請市府三思。
魚市場滿載城市記憶 權重不及商業開發 拆!
CDNS 喬歌2016-01-21
攝於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台南運河龍舟競渡盛況,可以看到許多觀眾竟然爬到魚市場的屋頂上,居高臨下看個過癮。
民國五、六十年代的地圖上,有註明運河南街上的「魚市場」。(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台南運河開通至今已整整九十年了。可是,在這個開年之初,卻傳來令人惋惜的消息,在「台南船溜」(台南碼頭)南側矗立數十年的原魚市場,因台南市政府的運河星鑽區段徵收計畫而面臨拆除命運。市府規畫以都更方式,重新規畫運河盲段為中心的周邊區域,主要包括兩年前拆除了在中正路尾矗立半世紀之久的合作大樓,也將拆除三十年前興建的中國城大樓東西兩棟,讓中正路可以一路到底,直抵運河。與中國城相鄰的舊魚市場,亦被劃為商業區,將遭拆除。放眼盲段周遭,能夠見證當年運河風華的建築物,未來將只剩北側的原台南運河海關。
由於原魚市場那片基地的權屬混亂不明,竟連正在使用的台南市區漁會亦無資料,以致難以主張權利,遑論申請指定為文化資產,這是最令人扼腕的事情。漁會的沿革資料,僅僅提及本市漁會八十一年來,數度整併分合,直到民國六十五年再更名為「南市區漁會」至今,連辦理會務的處所都無資料可查。但市府則明確指出,早在民國四十五年,該基地即登記為台南市政府所有。
最近十多年來,府城的龍舟競賽多改在夜間假望月橋附近的水域舉行,今年總統大選的首投族,大約很難想像當年在盲段運河一帶進行的熱烈情況。民國五十二年的端午賽龍舟,因為有新町風化區的性工作者組隊參加,萬人爭睹,數十名民眾擠到一艘廢船上,重心偏移告成翻船,雖然救起了二、三十人,仍有二十二人淪為波臣。從此府城龍舟賽停辦了十一年之久。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收藏了一張熱心人士提供、攝於民國四、五十年代的龍舟競渡照片,但見河岸邊密密麻麻擠滿了觀眾,從西岸新南國小方向往東方望去,就可清楚看見魚市場的屋宇,而屋頂上竟也擠滿了人!就是這棟建物,不知目擊過多少場龍舟大賽,目擊過合作大樓的樓起樓塌,也目擊過台南中國城的興建,但這次,只恐它還來不及見證中國城的拆除,自己便要先萎靡於怪手之下了。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