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港文化園區及古今地圖對照
清中葉之後,這片海埔新土地,五條運河「五條港」宛如五條經濟命脈,像手掌五指橫亙在台南西城外,掌握著府城商業的蓬勃榮興。
對台南有些了解的人,或許會提出一個疑問,為何台南早期的商業重心在中西區?追根究底的結果,必須從台南舊城歷史一段輝煌的傳奇—五條港談起。五條港的範圍約略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是台江陸化所產生的河道。不同於赤崁文化園區是從荷據以降的歷史脈絡,五條港的歷史舞台則出現在清朝最興盛的雍、乾、嘉時期,在海權的年代,河港之所在即為商機之所在,現今幾乎已成為五條港代名詞的北勢街(神農街),就是因為昔日位於南勢港以北、佛頭港以南,直接可至三郊的總部水仙宮而聞名。說五條港是一頁傳奇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從它出現到消失約百年,經過日治時期的都市化到現今,昔日河道遺跡難見,只留下舊街與商業活動的延續。這些商業活動包括了進出口貿易與熱絡的商家買賣。即使歷經日治時期的都市改正過程,但商業仍留在五條港區附近,也是現今的中正路商圈。
新五條港概念
五條港的過去雖然因為地理變遷甚劇,留下的舊跡不多,但十年前海安路的開挖,不但截斷五條港殘留的都市紋理,更埋下中正商圈沒落的一大主因。海安路開挖地下道,起始於一個錯誤的大夢,沿線商機和民宅慘遭破壞,民苦不堪言。然而,這個錯誤卻也意外播下一顆顆藝術的種籽,當海安路通車後,種籽一顆顆萌芽,一間間破敗的舊屋,在滿腦子創意和充滿阿Q精神的藝術家眼中,竟成了最佳的實驗空間。海安路兩旁,裝置藝術、塗鴨文化接踵出現,藝術氛圍形成後,又吸引許多獨具特色的商店、餐飲店和pub進駐,將海安路串連成數百公尺的明珠。不論傍晚或夜晚,皆展現迷人的風情,遊客玩累了,若想停下來歇歇腳,海安路商圈絕對是最佳選擇。近年來在府城人的努力下,此區已從「美麗的錯誤」,找回「錯誤的美麗」,五條港的北勢街已重現昔日風華,海安路也成為裝置藝術的天堂,兩旁商家如雨後春筍般開張,已成為遊客入夜後最佳休閒去處。
五條港有各自的港道,但最後都匯聚在一起流入臺南舊運河[1]:57。五條港的匯合從最南邊的安海港開始,先是在鎮渡頭(金華路四段、民生路二段與和平街交會處)與南河港匯合,接著往西北而行,沿途與南勢港、佛頭港匯合,直到與新港墘港匯合後改往西行進入舊運河[1]:57。舊運河最後會進入鹽水溪,從四草湖出海。
Table of Contents
[編輯] 新港墘港
新港墘港屬於德慶溪的分支[5],位在今臺南市協進國小以北,在今金華路四段與文賢路交會處[2]沿今文賢路直到兌悅門與集福宮為止[4]。而在文賢路與金華路四段交會處與來自東北方的[2]禾寮港相接[4]。由於該港用來運送水肥的關係,也稱「糞溝墘港」[6]。
[編輯] 佛頭港
佛頭港位於今臺南市協進國小西南角,港道往東北回溯到臺南景福祠後分為王宮港、媽祖港與關帝港三條港道,分別延伸進正城裡的米街廣安宮、大天后宮與開基武廟[4]。該港為昔日龍舟競渡之處[4]。
南勢港
南勢港從今臺南市協進國小西南往東北回溯至今神農街南邊後,平行神農街延伸至今臺南水仙宮前[2][6],其中有一分岔通向海安宮[4]。
南河港
南河港的港道從今天民生路二段與金華路四段的交會處[2]沿和平街一直東行至大井頭附近[6],昔日來臺的官員皆從南河港上的接官亭進入府城,也從這裡離臺。另外臺南做十六歲的風俗據說也是從此港的郭姓工人開始的[4]。
[編輯] 安海港
安海港的西側端點與南河港西側端點在差不多的位置上,約沿著今天民生路二段南側東行,而在過了康樂街之後分成三條港道[4],分別是北邊的松仔腳港、居中的外新港與南邊的番薯港[6]。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