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康樂街 下大道米糕

台南‧康樂街 下大道米糕 since 1981
扛棒

洪巫月麗
網誌:https://boylondon.tw/2011-01-09-2697/
地址:台南市康樂街6號
GPS:120.11.38 22.59.24
電話:06-2210076
營業時間:07:30-19:30
公休日:無
消費時間:2011.01
停車:路邊停車
價目表:網誌有

南北的米糕型式有很大的不同,南部是炊蒸式,北部的則是炒過的筒仔米糕,比較近似於南部人說的油飯。

下大道是舊地名,位在府前路與西門路口,約在現府前路2段到海安路的位置,這裡剛好位在小西門城牆下,所以也有人叫小西腳,以前城門附近這裡賣小吃的很多,後來為了讓人車更便於行走,便在民國59年時,將小西門分解拆下,拆除後,原城腳下的一些店家便搬走了,此為第一波遷徙,但下大道這一段仍然是巷子寬,只有從烏橋後的新南路一帶,才能供雙線通行,後來為了五期重劃區的道路拓寬需求,民國68年時,台南市長蘇南成將下大道拆除,整條路連同原新南路一起改名為府前路2段,原先聚集在下大道的攤販便四散到附近另覓地營生,許多人便在扛棒前加註下大道,以示正統,不過同性質的店極多,像下大道青草茶、下大道米糕都各有2家。

下大道米糕一家是在保安路16號,另一間就是現在位在康樂街與大勇街口的下大道米糕。

店外觀.JPG

其實老闆娘洪巫月麗的叔公,早在民國20幾年時,便開始在沙卡里巴一帶賣起了米糕,同時期的名店就是現仍在沙卡里巴內的榮盛米糕,後來店址遷到了西門路和民族路的小公園圓環,叔公的兒子在民國54年接下攤子,並將店遷到下大道一帶,老闆娘洪巫月麗就在此時跟著大伯學習如何製做米糕,後來下大道拓寬後大伯也退休了,米糕店就休息了一陣子,民國70年時,洪巫月麗再度在大勇街開店,民國82年,大勇街也面臨拓寬工程,於是米糕店再度搬到不遠處的康樂街現址。

攤位.JPG

目前兒子也已經接下店務,一家人一同經營米糕店,小孫子仍坐在一旁的嬰兒車內,閒暇時老闆娘則和老客人閒聊話家常,她是很親切、熱心的一個人,之前來吃時曾遇過有學生在做小吃研究的吧,老闆娘仔細的跟他們解說每個步驟及製作肉燥的要訣。

雙店面,老闆娘跟老客人聊天.JPG

除了攤子前的座位外,隔壁的店面也有座位,牆上貼了不少名人到訪照片。

另一店面的座位.JPG

點了米糕後,兒子掀開白棉布,梳起煮好在保溫中的糯米,然後老闆娘熟稔的拿著長杓,一匙匙的將肉燥點到兒子盛好的糯米中。

廚房,第三代,舀米糕.JPG廚房,阿姨點肉燥.JPG

午餐點了米糕,還外加了顆滷鴨蛋,米糕選的是長形尖頭的舊糯米,因舊米本身含水量少,淘洗瀝乾後再炊蒸,比一般糯米還香Q可口,肉燥是採用豬肉切小塊後,加入油蔥、醬油、糖、蒜頭等炒香,將肉燥封存起來,放個兩三天風乾後再加上特製的香料熱滷,這樣的肉燥才會清香甘醇,不油膩、入口即化,香氣逼人,滷丸跟鴨蛋都滷的入味三分,另外還有可去油解膩的黃瓜。

米糕、滷丸、滷鴨蛋.JPG

這家的四神湯雖然沒有加薏仁、准山,但湯頭仍是清香爽口,加上香軟的豬腸,配上米糕十分對味。

餐-四神湯.JPG

在地老店多年經營下來總累積了不少老客人,像這位阿媽就是,後來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阿媽吃完要離開時重心稍有不穩,跌坐在地,我和另一位外帶的客人上前扶了起來,老闆娘剛好出來看到,問了一下阿媽的情況後,隨即轉身再舀了碗四神湯,請阿媽喝喝暖暖身,並跟阿媽再聊了好一陣子,這種台南人獨有的人情味,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而另外那位客人,是府前路豆奶宗的媳婦,每天中午豆奶宗店打烊後,常常會過來這裡包米糕當中餐,能擄獲同樣做餐飲業生意人的胃,的確很不簡單。

在地人吃米糕.JPG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1. 繼阿童哥米糕消失後~我又找到一家好吃的了…推薦推薦…那天也喝了魚皮湯..也超讚的~~~

  2. 餓了,看到那碗四神湯跟米糕,那個滷得很深的顏色一看就是我的最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