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青年路上的東菜市,跟鴨母寮、水仙宮一樣,並列台南3大老菜市場,裡面不乏經營了3、40年以上的攤位,像美鳳油飯、阿粉姨紅茶牛奶,芬蘭魚丸、馮家牛肉…等,而跟其他兩個傳統市場一樣,周遭也都有早起就開門的麵攤。
武英殿廟口前的大智路與武英街口,有幾攤在地老店,像是不久前剛搬家的大智素食、手工大水餃、煎包、煎餃,還有這攤無名乾麵。
過了海安路後的保安路,瞬間安靜了下來,即使還有那攤總是會大排長龍的石頭鄉烤番麥,但剩下的以一般民居為多,飲食店較少。
民族路在過了石精臼點心城到小公園的這一小段,在同一邊,聚集了不少飲食店,從福泰飯桌、小南米糕、石精臼牛肉湯、清子香腸熟肉、無名意麵、快炒攤,一直到過了新美街的阿忠魚粥、不餓門、明卿蝦仁飯,到圓環邊的悅津鹹粥。
屹立約莫半世紀的巷弄麵食店,傳承外省老兵,在地老饕的口袋私藏名單~必點招牌麻醬乾麵,清爽不膩口麻醬香濃!公園路與成功路口,民國59年開業的楊婦產科旁有條68巷,巷內有幾家舊旅社,這條巷子從成功路直通到北忠街,巷口這裡有間開業近50年的麵店。
金華路四段與成功路交叉口,有間老店汕頭沙茶意麵。廚房在店內,坐位在騎樓。
在忠義路首廟天壇附近,有家開了近30年的在地麵攤,老闆洪茂松本來在工廠做事,後來決定轉行改開麵店,但凡事起頭難,全無經驗的他便商請在潮洲一樣經營小吃業的大姨來台傳授,教了幾天後就提槍上陣,然後邊賣邊摸索,但這一賣也就是30個年頭。
在樹下就有間開了近20年的麵店,原本在別的地方,後來搬到樹下,是在地人的店,中午時分則會有一群南女的學生過來買麵吃午餐。它本來只有一個小店面,幾十年經營下來,也買了透天厝,擴張到三個店面,紅底扛棒上書著陽春麵3字。開山路延平郡王祠對面有一整排的百年金龜樹,還有一間中華聖母堂,是中西合壁的建築,見證了文化的交流。
國華街與友愛街口,2008年利用經濟部核准的商圈建置計畫進行景觀再造,經費除用於設計商圈LOGO及鋪設紅磚道外,另有部份則用來重建位於國華街與友愛街口巷弄內的夫妻樹景觀區,2009年09月落成時還辦了幾場活動,現在護境松王的對面民宅牆上,有個布告欄,貼了當時的照片及文人雅士的題詩。
東菜市跟水仙宮一樣,都是台南歷史悠久的傳統市集,裡面自然也出了不少攤在地人才知道的美味,像金鳳麵店、美鳳油飯、阿粉姨紅茶牛奶、手包餛飩…等,這是位於萬昌街上的牌樓入口,有機車停車場,而且每月農曆 17 號都會公休日都會噴藥消毒,裡面環境雖然 Local,但也算是比較明亮乾淨的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