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座戲院在1915年風光開幕,位置正是現今中正路的黑橋牌香腸,這棟建築物迄今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前陣子黑橋牌香腸展開翻修工程,讓原本優美、被掩蓋的建築原貌,終於重見天日,還原當年最風華、璀璨的模樣!
台南的國華街、友愛路這附近,有相當多元的美食和小吃,其中這間飄香超過 60 年的「游爸爸番薯椪、白糖粿」不只是在地人的口袋名單,更是許多觀光客到台南指定要品嚐的美味,馬上帶你來看看這一味外酥內軟、甜滋滋的傳統甜點!
台南的普濟殿,是全台灣第一間王爺廟,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從2013年開始辦理「府城普濟燈會」,至今已經邁入第七屆,規模從最初的800餘顆彩繪燈籠,逐年成長至今的1500餘顆燈籠,壯觀的燈籠隧道,讓普濟燈會成為熱門打卡景點,更被票選為台灣十大春節必看燈會。
夯佶綠豆沙冰就在熱鬧的海安路二段上,與正興街、神農街和國華街淺草新天地這些著名景點只有幾步之遙,不論是逛累了想坐下來喝杯飲料,漫步海安路點一杯綠豆沙牛奶或黑豆沙牛奶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台南一級戰區的國華街內,傳統小吃店、冰店林立,好幾間排隊名店都佇立在此,除此之外更被三大市場,永樂市場、西市場及水仙宮市場包夾,在這樣競爭的街區內,有一間靜靜隱身在巷內享受一隅寧靜的冰店,而且光是店名就想讓人一探究竟了!
原本位於國華街三段,水仙宮市場旁邊的「國華街肉燥飯」,在 2016 年時搬到民族路上,雖然已經不在國華街上了,但仍然延續著「國華街」的名稱,比起過去在國華街的模樣,新的扛棒,紅底加上波浪的造型,風格更加顯眼。
水仙宮永樂市場,民族路國華街一帶,跟保安路一樣,素來為美食戰場,像燒肉飯、肉臊飯、春捲、碗粿、楊桃湯、米糕、刈包、蚵仔煎、香菇飯湯、土魠魚羹、當歸鴨、牛肉湯、豆花、蚵嗲、古早味鍋燒意麵、砂鍋魚頭、青草茶,另外還有流動攤車,像九層粿、紅豆小屋,這裡面,有許多傳承二、三代的經典小吃,也有近年來才開業的新店家,大家一起將這塊區域撐起,這裡的替換率較保安路低,這幾年看到的一家是土魠魚羹旁,換了幾手,從大腸...
小時候,阿嬤常會買一種叫「阿磨粿」的甜粿回家,底部用葉子包著,吃來涼涼甜甜,這種古早味的甜粿,是兒時的回憶,長大後這種老點心還有,只是要花些時間去找,在水仙宮市場內的韓氏還有,另外在謝宅主人的協助下,找到了一種是移動式的流動攤販。
位在國華街與民族路口的這一塊超級三角地帶,小吃名店匯聚,店齡一擺出來都是30年起跳,非等閒之輩還沒辦法長久立足,好味旁邊本來是間賣大場麵線的,後來也收掉了。
國華街的美食雲集,現今「修安」的店門前特地製做一具古早的肩擔豆花桶,以紀念洪鴻波先生的傳藝,早期小販的豆花都以硬木製成的木桶盛裝,再與其他像是紅糖汁、寬口碗公、鋁湯匙等的餐具裝入木箱,有的再加上一根扁擔,有的則是用推車,就上街賣了。